下载此文档

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科护理学》 (第二版)
黄玲主编
第17章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张玉霞
主要内容
第1 节蛔虫病
第2节蛲虫病
学习目标
了解蛔虫病、蛲虫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17章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蛔虫病
似蚓蛔线虫简称人蛔虫或蛔虫,是小儿时期最常见肠道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它不仅影响小儿的食欲、肠道功能和生长发育,而且并发症多见,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一、病因及流行病学
蛔虫是寄生在人体内最大的蠕虫,雌雄异体,成虫形似蚯蚓,淡红色或乳白色。雄虫较小,雌虫较大,雌虫每天产卵约20万个,随粪便排出。排出的受精蛔虫卵,在外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过三周时间的发育,经过一次蜕皮成为感染性虫卵。人误食被感染期虫卵污染的食物后,虫卵进入人体消化道,大部分虫卵被胃液杀死,少数孵化成幼虫钻入小肠粘膜,随血流经过肠壁末梢静脉-门静脉-肝-下腔静脉-右心-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穿破肺部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肺泡停留十天左右经过两次蜕皮,此时幼虫活动力增强,沿着细支气管、支气管向上移行至气管到达咽部,随着人得吞咽动作,再次返回小肠内发育成成虫。成虫寿命1-2年。
人是蛔虫的唯一终宿主,蛔虫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感染期虫卵经口进入人体,被感染起的虫卵污染的土壤、蔬菜、瓜果等是主要媒介。人对蛔虫普遍易感,以农村儿童感染率最高,且本病可重复感染。3~1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
一、病因及流行病学
感染期虫卵
受精蛔虫卵
二、发病机制
。幼虫可损伤肺毛细血管引起出血、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感染者肺部病变可融合成斑片状。支气管黏膜炎性渗出与分泌物增多,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蛔虫幼虫在肺泡内穿行
二、发病机制
,以小肠乳糜液为营养,可致营养不良,如损伤肠粘膜,可引起肠道功能紊乱。严重感染者,大量成虫可缠结成团,引起部分性肠梗阻、肠坏死等。蛔虫有钻孔习性,可离开肠腔钻入胆总管、胰管、阑尾等引起移位性损害和相应的临床表现。胆道中的虫卵、虫体碎片可作为胆结石形成的核心。
三、临床表现
(一)幼虫移行症
,出现咳嗽、气喘、发热,肺部体正常不明显,胸片双侧肺门阴影加深,肺纹理增多,可见点、片状或絮状阴影。痰液检查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菜登晶体,偶发现幼虫,病程持续7~10天,逐渐缓解。
、脑、眼等器官,可出现右上腹痛、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癫痫、眼睑肿胀等相应症状。

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ujim20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