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了解毒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情感觉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能力目标:
①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②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观看图片,引入课题
(1) 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感觉?
(2) 这是因为这些人吸食了毒品或间接接触了毒品所造成的。
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三)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1、那么究竟什么是毒品呢?它又有那些种类呢?
毒品的概念: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
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种类:
(1)常见新型毒品种类:摇头丸,冰毒,K粉,咖啡因等(出示图片)
①冰毒: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对人体中枢
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冰毒的精神依赖性很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
②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五颜六色。服用后会产生中枢神经强烈兴奋,在幻觉作用下常常引发自残与攻击行为。
③K粉: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症状。
④咖啡因: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惊厥、心律失常,并可加重或诱发消化性肠道溃疡,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
(2)常见传统毒品种类: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出示图片)
①鸦片:俗称大烟,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②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状,吸食后会产生欣快感,比鸦片容易成瘾。长期使用会引起精神失常、谵妄和幻想,过量使用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③海洛因(Herion):俗称白粉,成瘾快,极难戒断。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
④大麻:大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吸食后产生欣快感,有时会出现幻觉和妄想,长期吸食会引起精神障碍、思维迟钝,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⑤杜冷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被列为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
⑥可卡因: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表现出情绪高涨、好动、健谈,有时还有攻击倾向,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二、明确什么是吸毒行为
凡不以医疗为目的滥用这238种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的都被视为吸毒。另一方面,吸毒的方式也增多了,由原来的口吸发展到目前的口服、鼻吸、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等。从现有法律规定的角度看,吸毒行为直接违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所以吸毒人员首先是违法者,其行为具有违法性。但我们也要看到,与其他违法行为相比,吸毒行为还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已证明,吸毒是一种极易复发的慢性脑部疾病,所以吸毒成瘾者又是脑疾病的患者。同时,吸毒成瘾对吸毒者的生理、心理都会造成严重损害,是毒品的直接受害者。
三、吸毒成瘾的原因
(1)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
(2)思想空虚,寻找剌激。
(3)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
(4)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
(5)亲友间的相互影响。
(6)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
四、讨论如何防止吸毒?(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
禁毒知识的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