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所谓监狱工作方针.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所谓监狱工作方针,是指在监狱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总方向和坚持的基本原则。我国的监狱工作方针,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世界也改造人类”的原理和“改造罪犯成为新人”这一指导思想,结合我国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和监狱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它虽然不是形式规范的法制,但事实上起着法制的作用,它是在我国国情特色作用下监狱法制建设的一种特殊形式。
新中国的监狱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
(一)创建阶段的概况(1949年~1954年)
1949年6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监狱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监狱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人民民主政权,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新型监所的建设。
追述新中国监狱工作历史离不开一批又一批重要的历史事件,正是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空间上的组合和时间上的连接,构成了新中国监狱工作的历史。
新中国的监狱工作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创立发展起来的。
1951年5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公安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会议专门研究了组织罪犯劳动改造的问题。由毛泽东同志亲自修改和审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转发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指出:“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为了改造他们,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根据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所作出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各地迅速建立了罪犯劳动改造机构,大规模地组织罪犯参加国家基本建设,如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垦荒、开矿及从事手工业、农业、副业等项生产。通过大规模地组织罪犯劳动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狱关押的罪犯坐吃闲饭、监管场所拥挤、监狱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确立了改造罪犯的基本途径。
(二)创建阶段的基本特征
我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全党高度重视,迅速将一大批罪犯投入劳动改造之中;(2)确立了监狱组织管理体制;(3)基本上解决了监狱面临的困难。
二、巩固及初步发展阶段
(一)初步发展阶段的概况(1954年~1966年)
在总结新中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经验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于1954年9月7日颁布实施。以此为标志,我国监狱工作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劳动改造条例》明确规定了我国监狱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狱的刑罚执行,改造罪犯的方法、手段以及监狱的经费等。《劳动改造条例》把我国监狱工作创建的成功经验用法规加以总结,使监狱工作及时、准确地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我国监狱工作无论在罪犯的改造上还是在监狱生产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在罪犯改造上,我们成功地把日本战犯改造成为致力于促进中日友好的人士,把末代皇帝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将一大批刑事犯罪分子改造成为守法公民;(2)在监狱生产上,逐步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大型农场,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监狱企业体系,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59年建国10周年前夕,在北京举办了“全国劳动改造罪犯工作展览会”,向全国及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监狱工作

所谓监狱工作方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10-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