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
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建设负责人: 马志路
联系电话: **********
系(教研室)负责人: 徐明
联系电话: 151999979898
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
2017年2月20日
一课程名称: 汽车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
专业代码: 978-7-111-33359-3
学制:三年汽车电控发动原理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执笔人:马志路
审核人杨学斌定稿人:徐明
适用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
二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汽车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是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其教学任务是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使用维护和检修的方法。
课程的作用较全面了解目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针对当前汽车服务行业特点和人才紧缺状况,重点培养和锻炼学生初步掌握部件测试、数据流分析、波形分析以及现代汽车维修的检测诊断技能。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一)总体目标
使学生具备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必需的汽车设备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其系统组成,了解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过程,具备对典型机电设备构成的分析能力及对常见故障现象的认识能力,树立使用机电设备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二)知识目标
掌握电控发动机组成工作原理;
掌握电控发动机各系统、各机构的功用,熟悉其组成和类型;
了解电控发动机各系统、各机构与传感器性能之间的关系;
掌握电控发动机各系统、各机构的基本结构,熟悉其工作原理;
熟悉电控发动机主要总成、零部件的失效形式及维护检修的基本方法;
了解电控发动机常见的故障现象。
(三)能力目标
培养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常备不懈的安全意识;
能规范使用发动机维修检测相关的工具、量具和设备;
掌握发动机主要总成的拆装、分解、检(试)验的方法;
熟悉发动机检修作业的内容和要求;
熟悉发动机主要总成、零部件失效可能产生的故障现象及排除方法;
(四)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科学工作方法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
,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 ,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打基础。
以任务为引领,项目为驱动,通过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项目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共同实施,着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够用汽车软件进行实体建模,并初步具备汽车维修工能力的人才。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汽车维修设备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发动机安装与调试能力、启动机安装与使用、整流设备的使用、调试、维护与检修、燃油压力的调试、维护与检修等方面的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敬岗爱业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素质。
四、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
1、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进度计划(一)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
马志路
职称
助讲
授课班级
中汽修15-2、15-3、15-4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维修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
考试课
第周
上课周数
14周
周课时数
6
讲课
学时
96
实验实训
学时
习
题
学时
总计
96学时
教师
马志路
教师
马志路
教师
周次
月
日
上课方式及时数
教学内容摘要
(章节名称、讲述内容提要、实验的名称、课堂讨论的题目等)
直观教具
(录音、录像、多媒体等)
讲课
实验/实训
习题
2
20-22
安全教育、卫生扫雪
1
2
23
2
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电子控制系统
多媒体
2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