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挑战·规划·提升
——SWOT分析法在教师成长中的应用
上海市崇明中学吴卫国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后来也经常被其他领域用作战略发展分析。今天我们试图用这种方法,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中作一些应用尝试。
一、SW(优势与劣势)
一、SW(优势与劣势)
学科知识的重构与完善,学科文本的解读能力、解题能力和即时答疑能力。
学科教学规划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讲授能力、启发能力、教学情景的创设能力、课堂进程与秩序的掌控能力、教学资源的生成能力、板书与问题的设计能力),作业精选、批阅与反馈能力,命题与卷面问题分析能力,评价能力,针对性的辅导能力等。
一、SW(优势与劣势)
师生情感交融,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了解、分析及因势利导的能力。
教育科研水平(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学科研究水平(交流与论文发表),教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的敏感性,教师对学科前沿性知识与学科知识最新研究动态的关注。
一、SW(优势与劣势)
自己开展学科教学的特色、特点与特长,执教公开课的水平,教研活动中的话语权及话语水平,指导学生的获奖水平(尤其重要竞赛)。
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建构与完善,重视教学方法、技巧方面的学习,追求专业的高度,善于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容易忽视教育综合素质的训练与提升,忽视对自己教的过程与方法的反思,缺少解决学生问题的可操作性的办法,个别教师对自身发展的目标、方向不明。
二、OT(机会与威胁)
二、OT(机会与威胁)
、品牌与既有的质量信誉,筑高了教师发展的起点平台,能站稳则站到了较高处,若站不稳则很难上得去。
,既使教师有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合作团队,也使教师在教学与个人发展等方面有了更多的竞争对手。
,它对我们老师成长来说能起到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但也对年轻老师的超越和突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教师在教学相长中得以提升,但同时也对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等提出了高强度的挑战。
二、OT(机会与威胁)
、家长和学生常常把对学校高期望转化为对教师个体的高期望,教师成长与工作中面临的压力明显高于周围学校,我们的老师更能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
。但对岛内学校,存在盲目的比较优势;对岛外学校,缺少影响力与话语权。
,对最新的教育动态与热点的掌握滞后于市区同类学校。
三、实现自我提升的策略建议
认识_挑战_规划_提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