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社会科学论文
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马红宇浙江温州大学
[摘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和近现代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本文就其形成的原因、内容作进一步的探析,以还原历史的真实,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与第一次大革命比较而言,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作全面的阐述。
[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国际“七大”;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八一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重大历史转折的关键,现行的中共党史及有关专著论文在论及党对形成阶段认识及实践的内容显得匮乏,缺少历史感,事实上当时对关系党的发展壮大、生死存亡的战略、策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初
“九·一八”事变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蒋介石不断发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围剿,同时,各派军阀之间还进行着激烈的混战。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国社会有增加了一个新的矛盾,并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日本侵略第一天起就义无反顾地举起了抗日的旗帜,开始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探索。在这一时期虽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萌芽阶段,但仍然有着丰富的内容。
,并切实组织和领导各地抗日战争,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就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全中国工农士兵劳苦民众必须,推翻帝国主义统治,争取中国民族解放的利益之下实行坚决的斗争,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1931年9月20日发出《由于工农红军冲破第二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党的紧急任务》“党应该特别加紧反帝斗争尤其是反日斗争的领导,以开展反帝的革命运动,尽量向下层小资产阶级如像一部分革命学生。小商人以至城市平民成立反帝统一战线,并且成立这种的反帝的公开组织,而取得其领导。”
,主要是工、农、兵、学、商和小资产阶级的下层统一战线,不排除动摇的军阀部队。1931年9月22日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强占满洲事件的决议》指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组织各色各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公开组织,或者参加一切已经存在的反帝组织而夺取它的领导。经过这些组织正确实行反帝运动的下层统一战线的吸收广大小资阶段的阶层参加反帝斗争加紧北满军队的工作,组织它的兵变和游击战,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的严重打击。”
,对共产党镇压的反动政策,所以,统一战线不包括蒋介石,抗日必须反蒋。
。1932年2月26人中央强调把领导权掌握在民众手里,1932年3月11日王明在《中国目前政治形势与中共当前的主要任务》强调指出,中国无产阶级比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大和年龄老,中国无产阶级奴
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