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幻想破灭康熙下旨撤藩-历史论文
吴三桂幻想破灭康熙下旨撤藩
作者简介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1993年起至今,一直就职于中国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部,长期致力于资本市场研究。从事繁忙金融工作之余,交叉横跨文学、历史写作,2004年起,梅毅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写作,有“中国大陆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之荣称。2010年,梅毅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梅毅话英雄》系列,已经播出和出版《鲜为人知的杨家将》和《隋唐英雄志》等系列节目、光碟和图书,并在“凤凰卫视”等电视节目中频频开讲,成为极少数既能埋头著述又能昂然活跃于荧屏之上的“双栖”历史作家之一
特约撰稿赫连勃勃大王
康熙亲政后,清廷似乎对吴三桂的防范开始加码。昔日吴三桂在云贵用人选官,凡有奏请,清廷无不应允;康熙亲政后,吴三桂提补各官,朝廷多不批准。为此,吴三桂的女婿、也是他重要谋士胡国柱等人就劝说吴三桂:朝廷已经开始对王爷您生疑,不如以退为进,先自辞对云贵的管理权。
思忖再三,吴三桂同意,于康熙六年(1667年)五月上疏清廷,以“两目昏瞀,精力日减”为由,要求辞职休养。没想到,康熙很快照准,马上同意他的请求,顺便把他在云贵地区选任大小官员的权力也收回吏部。
疑惧之余,吴三桂又试探着上疏,把自己在云贵地区选任武官的权力也上缴。朝廷毫不谦让,一并收回。
康熙与“三藩”过招
康熙六年的吴三桂,时年才55岁,正是盛壮之年。假装自己眼神不好、精力有限,试探性上疏求退,就被收缴了那么多权力!眼见自己慢慢就要变成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闲散王爷,吴三桂当然很恼火。为此,在他授意下,很快就有云贵总督卞三元、云南提督张国柱以及贵州提督李本琛三人联合上奏,竭力说服朝廷把权力还给吴三桂。他们表示,西南大事,只有平西王才能统领。
接到奏疏之后,亲政不久的康熙并没有公开发怒的表示,还特别给云贵三个官员回书,解释说正是因为吴三桂今日精力日减,为了照顾他身体,才允其所请。不过,云贵属于边疆重镇,但凡遇到军情大事,还是需要吴三桂出面料理。
经过此事往来,吴三桂和清廷之间涟漪顿起。为了安慰远在昆明的这位平西王,康熙七年(1668年)正月,清廷还给已经是“和硕额驸”的吴应熊加“少傅兼太子太傅”衔头;同时,为了显示三藩同等,清廷给耿仲明的孙子耿聚忠、耿昭忠以及平南王尚可喜第三子尚之隆都加“太子少师”衔头。而后,康熙还派吴应熊亲自赶赴云南去探望父亲三桂,以显示清廷对吴三桂的关怀有加、毫无疑猜。
对此,吴三桂心知肚明,和儿子密谈之后,赶忙差遣他回京,重申自己吴氏家族对朝廷忠贞不贰。
于是,人在昆明的吴三桂,做出富家翁姿态,没事就和自己的侄子辈、女婿们一起宴饮,射箭游戏。不久,康熙派侍卫吴丹携带弓箭数千副,前往昆明代表皇帝赏赐给吴三桂手下将士。此举,清廷一来收买人心,二来显示出康熙帝对昆明情况的知根知底。
吴三桂也假装特别有面子,陈兵校场,率手下将领接受赏赐,遥向京城谢恩。你皇帝不是向我显示精明嘛,好,我显示给你看我的昆明吴家军多么衰朽——于是,吴三桂派出不少老弱病残军人,个个都是歪瓜裂枣,咣咣当当上场射箭,几乎无人中的。而康熙派来的卫士吴丹的眼睛和照相机差不多,回京之后,就把看到的一切都一五一十汇报给皇帝。至此,清廷对吴三桂疑虑稍减。
康熙十一年(1672年),吴三桂六十花甲,在昆明举行大寿庆典。康熙帝为了体现朝廷对这位老臣的敬重,特别派遣吴三桂儿子吴应熊同他的公主爱妻携子吴世瑶一同前去昆明给吴三桂祝寿。
儿孙绕膝之际,吴三桂当时还挺高兴的,认定朝廷当时还没有对他生疑。
自多尔衮时代开始,清廷先后封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四个汉人为王,命令他们携带家将兵卒以及家属,前往南方为清朝征剿南明残余势力。待云贵、两广、福建等省渐次平定之后,清廷为了便于镇压,依旧命这几个人率领部属就地驻镇。
当时的汉人四王,还真不是多么愿意在这些地方杲着。特别是定南王孔有德,本来就是北方人。广西平定后,他多次上疏哀求北归,说自己受不了南方烟瘴气候,成日“骨痛痰涌”的,希望朝廷能够照顾他及早让他回北方。
当时的清廷接奏,下诏慰问,但不许他马上归京,因为广西之地依旧不稳定,需要他坐镇当地。不久,南明大将李定国忽然杀回,把孔有德包围在桂林。兵败城破,这位清朝鹰犬绝望之余,自焚而死,其不到十岁的幼子也乱中被杀,以至于无人袭爵。由此,孔氏“定南王”一枝凋零,而“四藩”只剩下“三藩”。
比孔有德稍晚,平南王尚可喜在顺治十年也以痰疾为由,上疏清廷,希望回京退休。但清廷依旧没有答应,对他一再挽留,希望尚可喜继续为清廷做贡献。而当时的吴三桂尚在汉中练军,当然还没有想到引退之事。顺治十四年,他奉命进军云贵地区
吴三桂幻想破灭 康熙下旨撤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