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
一、课文解析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我国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
石、怪石。课文描写形象、富有情趣,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热爱
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本课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开篇即点明黄山的奇石有趣,接着介绍各种奇石,想象独
特又有趣味。全文共 6个自然段,第 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和秀丽景
色,还特别指出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第 2~5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具体介绍了“仙
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神奇怪石。第 6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其他怪
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
课文把黄山奇石写得栩栩如生,神奇有趣。为了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课文中配有
两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分别是“猴子观海”和“金鸡叫天都”的场景,与第 3、5自然段
相对应,方便学生了解奇石的形状,借助画面发挥想象。
二、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区、秀”等 14个生字;正确书写“升、闪”等 7个字。
2. 正确认读“风景区、景色、秀丽”等词语;正确读写“黄山、奇石、好像”等
词语。
3. 借助图画理解“陡峭”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5自然段。
4. 抓住“奇”字感受奇石的特点,能用比喻句描述奇石的样子。
5. 能简单介绍一个地方;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向往、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展开想象,体会黄山怪石的奇特、
有趣。
教学难点:用比喻句来描述其他奇石的样子。106
四、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1)读准字音:“膊”读二声,但是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天都峰”中的“都”
读(dū),要提醒学生读准多音字;“形、状”等字是后鼻音,“仙、闪、岩”等字是前鼻
音,发音易错,可组成词语反复练读。如“神仙—闪现”“岩石—杨树”。
(2)识记字形:“区、巨”的部首都是“匸”,字形相近,可组成词语强化识记。
“神、抢、胳、膊、臂”等字都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偏旁表意,启发学生结合字理识记。
以下识字方法供参考:
①形声字规律识记:“胳、膊、臂”都是月字旁的字,这类字大都与身体部位有关。
可启发学生再说几个学过的月字旁的字,如脖、背、腿。“神、抢”让学生说一说哪部分
偏旁表音,哪部分表意。
②辨析字形、词语强化:区——区长、山区、风景区;巨——巨大、巨人、巨星。
③与熟字对比识字:神(神仙)——伸(伸直);秀(秀丽)——季(四季)。
④猜字谜识记:一个人,在山边(仙);山下的石头(岩);守门员(闪)。
(3)识字检测。学文后,可出示儿歌巩固识字,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如:
黄山石,形状4 4
奇,山峰巨4 4
,岩4
石立。小猴子,胳膊4 4
举,伸4
手臂4
,看仔细。金鸡啼,很
神4
气,仙4
桃石,天下奇。
2. 写字。
本课要写的 7个字中,“升”是独体字,要提示学生关注笔顺;“闪”是半包围结构,
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要加以强调;“琴”是上下结构,上边部件横画较多,要指导学生
认真观察笔画之间的疏密,及每一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球、弹、形、状”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观察,“球、
黄山奇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