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赤壁之战看操性格弱点.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性格弱点
顺德大良实验中学陈建文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看完后,掩卷长思。为什么号称百万大军的曹操会功亏一篑呢?
纵观当时的形势,对吴国的地主、官僚来说,分立有利,但对整个历史,对当时人民来说,曹操的统一利益更大。另一面,吴蜀分立,对当时东南、西南的开发,也还是有利的。假使没有赤壁之战,孙权降曹,刘备孤军无援,统一的局面不要等到公元二八0年,对当时的人民来说,对生产的发展来说,应该是一件更大的好事。
但,这样的好事偏偏因为赤壁之战的结果而很遗憾地错过了。
赤壁大战可以说是曹操战争史上的转折点。公元208年以前,曹操利用北方军阀的矛盾和弱点,个个击破,以弱胜强,虽有局部失败,但终于运筹帷幄,完成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大业。赤壁战后,曹操受到严重挫折,不得不退回北方,势力局限在中原及北部中国,再也无力大举南下。孙吴政权在江南得到巩固和发展,保全了所据长江中、下游地盘。刘备乘机占领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的荆州,站稳了脚跟,从寄人篱下变为有人、有兵;继而进据益州(今四川一带)和陕西南部,同北方曹魏形成对峙之势。所以,这次战役是造成从东汉末年群雄角逐、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相对稳定的三国鼎立局面的决定性战役。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入了保守阶段。虽与孙权战于合肥,与刘备争于汉中,互有胜败,没有决定性的胜利。汉中失于刘备,南中成了吴土,所谓一世之雄,也只能与孙、刘鼎立,仍然是个雄才不展的军阀!
这次战争一直影响了半个世纪以上历史,使国家处于完全分裂状态。赤壁之战的直接后果则是,孙权稳坐江东,割据成了定局;刘备占了荆州江南数郡,‘流寇’成了‘坐寇’,曹操心腹之患日深。曹操只占了襄樊,大胜变成大败”。“当时曹操不但不能在长江上再与孙刘决战,而且四川已落到刘备手中。如果赤壁之战是一次小挫折,曹操能容忍金苹果被人摘掉吗?”曹操想吞并南方,然后灭汉称帝,这大概无人怀疑。但是从建安十三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其间十二个年头,曹操再没有过对孙、刘集团进行过决战,其原则就是赤壁之战失败惨重,影响深远。
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曹操的战略目标”、“曹操的北方兵力不习水战”、“曹军的急疫”等造成了战争的结局。
但我想从曹操个人的主观原因上谈谈看法。
曹操是一个军事人物。在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卓有成就的文学家。在东汉末年那个群雄争霸、战乱频繁的年代,他南征北战,荡灭群雄,统一了北方;他首先采取屯田政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中原得到了安宁,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下个目标就是统一全天下,他的如意算盘是:首先占据荆州,向东顺流而下,从侧面打击东吴,再向西夺取富饶的益州,以统一天下。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但作为一个封时代的政治家,曹操也有不少恶德、恶行,最突出的就是具有奸诈、残暴的性格特点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臣”之举,因而在信奉“实录”精神的古代史学家笔下,曹操形象就已出现了分裂。
“奸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基本特点,“奸”与“雄”的矛盾统一也是曹操形象复杂性的具体表现。从全书总的倾向来看,作者对曹操的态度是有褒有贬,但贬多于褒,作者着力突出的是他的“奸”。
“三军可多帅,匹夫不可夺志”,用在某些场合可以,但在赤壁之战中,万万不可。这场战役中,主帅的作用显而易见

从赤壁之战看操性格弱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