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期(总第 138期) 2010年 11月
山西果树
SHANX I
FRU IT S
N o. 6
N ov.
文章编号: 1005
345X( 2010 ) 06
0007
03
中图分类号: S661. 2
文献标识码: B
经验
技术
梨标准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赵德英, 程存刚, 张少瑜, 张彦昌, 侯贵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农业部果树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兴城 125100)
目前, 我国梨树栽培面积 107. 47万 hm2, 商品化生产基地, 开展集约化经营管理。
产量 1 353. 81 万,t 分别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建园过程中既要考虑设计密度, 又要结合栽
10. 01% , 世界梨果收获总面积的 57. 9% ; 占全植小区的地形地貌; 既要力求整齐划一, 又要便于
国水果总产量的 11. 94% , 世界梨果总产量的机械作业和生产管理, 在地势平坦、园面较大的地
63%, 是世界梨果生产第一大国, 梨果产业已经块栽植穴既要纵成行、横成排、斜成线!, 又要力
成为继苹果、柑橘之后的第三大水果产业, 在增求南北成行, 充分利用光照; 在地形复杂, 坡面起
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伏, 坡度较大的地块, 要以水平线为行轴布点, 充
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在我国梨果产业中, 分保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土壤改良等丰产栽培
仍然存在管理粗放、平均单产低、结构不合理、措施能够顺利实施和开展。通过规模化建园, 进
产业化水平低、品质差、价格低、出口量少等问一步将种植、加工、流通有机结合起来, 扩大生产
题, 严重制约了梨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规模, 节约成本和资源, 延长产业链条, 从而提高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 梨园管理人员不断产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老龄化, 劳动力费用支出持续上升, 在保持优 2
矮化密植
质栽培的情况下, 简化、低成本的树体管理成为目前, 梨果生产中常采用基砧+ 矮化中
梨树栽培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 建立以间砧+ 品种!的矮化密植栽培模式, 以杜梨、山
地下管理为核心、以节约资源为目标的梨标准梨等作为基砧, 用 S系、K 系、中矮 1号、中矮 2
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体系, 对于促进我国梨果号等矮化砧木作为中间砧。采用宽行密植栽培
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模式, 一般株行距为( 1. 0 ~ 2. 0) m ∀( 3. 5 ~
1
规模建园 4. 0) m, 树高控制在 2. 5~ 3. 5 m, 采用主干形、
规模化建园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 高纺锤形、细长纺锤形树体结构。
有利于机械化操作, 不仅符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矮化密植改变了传统粗放栽培、广种薄收
的原则, 而且能够增强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推进规的状况, 土地利用率提高, 提前结果, 早期丰产,
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生产中可根据本地的自效益成倍增长。树体矮化后, 果园通风透光条
然条件优势和发展规划, 集中连片、统一设计、高标件良好, 果实大小均匀, 糖度高, 商品果率高, 便
准建园, 有效节约土地和投资, 由零散、分户的建
梨标准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