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手工小组计划书篇一:长者(老年人)社交康乐小组活动计划书小组活动计划书——颐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组员:待定小组名称:老人互动,点燃夕阳——老年人社交康乐小组活动目标及目的: 目标:消除老人们孤单的感觉,让他们籍着参加活动而感到愉快。目的: 1、让组员们在活动期间感受到快乐,开心,丢掉寂寞。2、让他们在平日间给时间有所娱乐。 3、认识村内其他长者,增加互动交流,认识居家养老服务。活动主题:康乐小组服务对象:身体健全之长者小组特征1、性质:康乐性2、节数:八节3、日期:待定4、时间:待定 5、地点:潞州村户外或户内6、人数:8-10人第一节:活动内容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户内活动主题:为了共同目标,我们走在一起活动目的:建立小组,工作人员与小组成员互相认识营造活跃、轻松的团体氛围;让组员作自我介绍,初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第二节活动内容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户内活动主题:团结互助,建立友好关系活动目的:加强组员们的协助能力。第三节活动安排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户内/户外活动主题:回忆往事,唱响晚年活动目的:;;:痴呆症训练小组计划书痴呆症训练小组计划书随着园区老人年龄的增长,出现老年痴呆症症状的老人越来越多。患上痴呆症的老人会变得被动,不懂自己找活动,故我们应安排一个有规律的活动时间,令老人习惯在一个时间段进行不同类别的活动,保持心理、社交的需要,减慢病情的退化。考虑到患者的接受能力与可持续性训练,小组训练以一个季度八节小组为一个周期(每周一次训练,八次为二个月,中间休息观察一个月),第第二季度重复第一季度的小组训练,如此类推具体安排对象:老年公寓老年痴呆症初期、中期患者时间:XX年9月-XX年10月, 逢周三下午3:30-4:20 地点:护理式公寓三楼阅览室基本设施:场地,椅子八张,桌子一张手法:感统训练、游戏疗法、音乐疗法、缅怀治疗、现实导向。目的:1、保持适当的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刺激; 2、给予正常的活动游戏,保持身心愉快,不至于社交技巧退化; 3、籍活动游戏,了解病情。成效评估:活动前(8月份)MMSE测量,活动后(10月份)MMSE测量。对比活动前后MMSE得分,并且征询照顾者对活动参与者的评价。负责社工:xxx 小组节数:合8节小组成员:合7人(遵循保密原则,人名省略) 第一次小组活动——杂志画家时间:XX年9月2日下午3:30-4:20 地点:护理式公寓三楼阅览室负责社工:xxx 合作社工: 小组人员:(人名省略) 组员方言:普通话白话客家话社工掌握方言:普通话白话客家话需要工具:彩色卡纸15份彩色笔1盒彩色旧杂志1本胶水3支海报纸1张卡通盖章1个小组程序: (一)认识朋友,建立规则(15’) 活动目的:使组员相互认识,令组员初期打破沉默,介绍自己,加强彼此沟通。活动方法:小组成员每人获派白色卡纸一张,用彩色画笔在卡纸上写出希望别人对自己的称呼。对于不识字的老人,社工帮助写。卡纸将别在老人衣服上。全体组员围坐成圈,由某人开始顺时针方向起立,自我介绍说:「各位朋友好,我叫XXX。」加一个代表自己的动作。然后大家回应:「XXX你好。」,大家跟着做上位组员的动作。顺时针如此类推自我介绍。介绍完后,社工做一个动作,让组员猜是谁的动作。(二)列举事物(5’) 活动目的:调动组员的想象力,加强组内互动活动方法:小组成员按一个标准划分,每组2位,如按照使用语言分类。社工给定一个主题,请小组成员团结互助,群策群力,尽可能多的想出与主题相关的事物。此次活动要求列举的主题可以是:水果、服装、体育项目、动物等。备注:1、工作员注意积极鼓励与及时肯定。 2、必要时及时翻译。 3、积极引导:小组结束后向组员说明,水果代表吃,服装代表穿, 体育项目代表运动,只有吃好、穿好、多做运动,才能身体好。这样的主题就是为了引导老人对健康观念有全面的认识,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各个方面共同发展。(三)杂志画家(15’) 活动目的:训练老人对颜色及物件的辨认能力,发挥老人的创意。活动方法:1、请每组成员选定活动二中列举过的其中一个事物。 2、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作品:用画笔勾画物件外形。用提供的杂志彩页撕成多片纸屑,将之贴满在画上。 3、可要求能力较佳的长者在杂志中挑选不同颜色的纸,或者不同主题的纸张,以训练老人的辨识能力。(四)总结(5’) 展示各位小组成员的作品,并让老人介绍作品主题。及时的鼓励与肯定。预约下次小组。第二次——身随乐动时间:XX年9月9日下午3:30-4:20 地点:护理式公寓三楼阅览室负责社工:xxx 合作社工: 小组人员: 组员方言:普通话白话客家话社工掌握方言:普通话白话客家话需要工具:节奏明快轻松的音乐、CD机
长者手工小组计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