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工业区用地改造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 :2007-02-12 【字体: 大 中 小】
首钢总公司是中国十大钢铁公司之一, 从 1919 年建厂至今已逐步形成从采矿、
冶炼到轧材的大型钢铁企业, 2004 年末首钢北京地区在册职工 万人。 2005 年
初根据国家发改委对首钢结构调整计划的批复,首钢将于 2010 年以前在北京市区
全部停产。 首钢用地搬迁改造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 本文主要从物质环境规划的
角度对未来发展策略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协作发展区规划功能
一、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一)首钢改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传统重工业区由于占地规模大,围绕生产主要环节形成的配套生产关系复杂,
涉及就业人员数量大,而且作为曾经的支柱产业往往占据城市的重要位置。因此,
重工业区的改造会在不同空间层次上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首钢工业区占地 7 平方公里,至 2010 年预计有 万人需要面向社会分流安
置,首钢改造对辖区石景山区而言留下的是巨大的产业空白和社会包袱, 对区域范
围的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在城市西部地区,首钢是石景山、丰台、门头沟三区的交汇点,首钢搬迁意味
着城市西部空间的打通,相临地区发展空间得以释放,但是旧的生产关系解除后,
首钢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引入新的动力。
在北京市域范围,首钢是“一轴” (长安街东西轴)和“一带” (西部发展带)
的交点,承担分解中心城压力、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职能。西部发展带的发展目标
为积极引导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产业的集聚,分析
现状发展状况, 西南地区的产业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主, 西北地区以高科技产业、
休闲度假业为主,西部发展带在产业发展、人口素质方面存在南北差异化现象,西
部地区整体环境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 首钢地区改造对实现西部发展带产业、 资源
重新优化整合有积极的意义。
从京津冀“首都地区”范围看,北京西部地区整体表现为人才、信息、技术、
市场密集与制造产业发展共存的现象, 而京石城镇发展走廊表现为制造业密集和城
镇人口密集,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较低,区域范围急需建立合作关系,实
现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首钢及其周边地区是北京市西部的副中心,位于“京-
保-石” 区域发展走廊和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衔接点, 对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
链条、促进区域流通有重要作用。
(二)区域发展对策
区域空间、交通、环境系统的发展对策,是关系区域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决
策。虽然首钢改造尚待时日, 但是对区域发展关键性问题决策上的失误或行动上的
延误都会给城市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并且我们的城市建设在区域协作、 部门协调
机制的建立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1)空间对策
在空间对策上, 首钢节点需要保障充分的发展空间。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首钢地区近 7 平方公里的用地同比其他待改造工业用地具有空间规模优
势,但是除去道路、基础设施、非建设用地等,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用地仅 4 平方
公里左右。
第二,在规划功能上,首钢地区既是城市西部的综合服务中心,还是后工业文
化创意产业基地,鼓励发展的主导产业包括:工业研发设计业、文化传媒业、工业
教育培训业、工业博览旅游业、生
首钢工业区用地改造发展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