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预后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就诊的100例确诊为扁平疣的患者, 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65例设为观察组, 通过西医治疗的35例设为对照组, 对两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 观察组为100%, 对照组为75%, 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结论扁平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 可在临床诊疗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扁平疣;中西医结合;疗效
扁平疣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病毒性皮肤病, 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丘疹性皮肤病[1]。该病常发于青壮年的面部及手背处。皮疹一般较小, 呈米粒状或高粱米状, 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可伴轻微瘙痒。该病有自限性, 但病程一般较长, 现无特效疗法。临床上该病治疗方法较多, 药物疗法如肌内注射免疫调节剂, 口服左旋咪唑、阿昔洛韦、甲氰咪呱, 外用酞丁胺软膏;物理疗法如激光、冷冻、电灼等, 效果均不够理想。本次研究选取了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郑州市中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扁平疣的患者, 对其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本院确诊为扁平疣的100例患者, 其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2]中扁平疣相关诊断标准。不能入选的标准为:近期局部外用过药物; 近期曾进行全身抗病毒药的治疗;患者有细菌及真菌感染相关合并症;拒绝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选的100例患者其年龄在7~43岁, 平均为25岁。其中男性患者53例, 女性患者47例。患病时间为1周~1年。面部发病者62例, 手部发病者38例。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手段不同分成观察组65例, 该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对照组35例, 采用西医治疗手段。两组相对比, 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说明两组资料间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所采取的具体治疗方法是肌内注射卡介苗, 隔日一次, 每次用量为2 ml, 对于顽固性扁平疣的处理为加服异维A酸软胶囊。观察组所采取的具体治疗方法是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中药制剂, 配方如下:取黄芩12 g、蜂房10 g、生牡蛎30 g、大青叶30 g、紫草15 g、木贼草10 g、桑叶10 g、桃仁15 g、珍珠母30 g、红花10 g、马齿苋15 g、皂角刺15 g、板蓝根30 g、莪术10 g、菊花10 g、代赭石30 h, 再经文火熬制20 min左右。服用方法:餐后服用2次, 二煎加水煮至10 min左右, 药汁和药渣混合擦洗扁平疣疣体15 min左右至出现充血现象, 每天重复一次。
1. 3 疗效判断每周记录一次皮疹改变情况作为疗效的判断指标。连续记录2月。参照文献:治愈的标准为无新生皮疹出现, 皮肤的损伤消减;有效的标准为:皮疹消退量>30%, 逐渐变平, 或有少量新生皮疹出现;无效的诊断标准为:皮疹较前无明显改变, 消退量<30%。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总的有效率。
1. 4 , 应用χ2检验, 以P<。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预后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