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孔子的思想主张以及“仁”.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孔子的思想主张以及“仁”
关于仁:孔子的主要学术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有人说“博爱谓仁”,这也是“微言大义”。但是在《论语》里,孔子只是对“仁”的表象和运用提出了看法。孔子有六位弟子先后向其问过“仁”,以下分别作以说明。
首先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对于颜渊问仁,说道,一个人只要克服自己的心理斗争,净化心灵,保持克己的诚敬,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境界了,这种境界就是“仁”。同时,孔子还告诉颜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那就是只要不符合礼的境界,你只要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就是冉雍,他比孔子小二十九岁,是平民出身,孔子认为仲弓具有领袖的气质。孔子对于仲弓问仁,他说,一个人在外,要有礼貌,要诚心诚意地与人相处,做事情要有责任感,自己不愿意的,
就要想到可能别人也不愿意。对于自己和别人都要没有怨言。仲弓说,自己虽然不聪明,一定照老师说的去做。
下来是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这里的讱,具有忍让的意思。孔子说,有仁道的人,不是随随便便发表自己意见的,并且说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孔子之所以对司马牛这样讲,也许这位老兄平时有说话不大注意的毛病吧。
下来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问仁。子曰:居于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这位老兄会驾车,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就是懂驾驶技术,有驾驶执照,名樊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大概孔老夫子周游列国时,就是樊老兄当司机吧。樊迟两次问到仁,第一次,孔子说,能够尊敬别人,爱护别人,就是仁,并且说,知人善任的人就是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第二次,孔子说,自己平时说话办事,要恭恭敬敬,诚诚恳恳,为人处世,要忠人之事,要尽责任。对于平平常常的人,也要尽心尽力。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这个人,用现代话说,他是个外交家,也会做生意,善于辩论,孔子死后,子贡为他的老师守墓三年,可谓诚孝。子贡问,怎样做才是仁呢?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呢?孔子说,一个人要把事情做好,就要先把做事情的本领学好。在这个社会中,想要有所贡献,有所作为,必须结交主流社会各种贤达的人,和这些人做朋友,只有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姓颛孙,名师,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子张问为仁,孔子说,恭、宽、信、敏、惠。对于自己的行为要严加约束;对于别人要宽宏大量,要能够包容于人;对于别人要有信任感,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于自己也要有信心;做事情要聪明,要理智,要反应快;对于家人、朋友、同事,要多做有利的事,这样才能与人相处,创出一凡大事业

孔子的思想主张以及“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pod0a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