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面临网络新挑战
报纸对互动性的要求,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已出现,如今已形成了独特的互动发展模式。网络条件下,报纸怎样创新互动方式,避免卡拉OK式自娱自乐?
纸媒互动现状
目前,70、80、90后乃至00后的读者群逐渐成长壮大,他们不再钟情于“给报社打个电话”“去参加报社的广场活动吧”“给报社写封信反映问题”等等,而新的手段,如论坛、微博等,却面临着读者分散、到达率低、老面孔多等情况。所幸,在众多报纸全力发展全媒体的背景下,报纸互动的途径越来越多,手段也日趋丰富,但受众的需求也随之产生变化,虽然尴尬依旧存在。
当前报纸与读者互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通过举办各类大型现场活动与读者进行面对面接触,听取意见建议。这是报纸最常见也是最传统的互动手法。比如近年来国内不少省级和地方媒体经常举办“读者日”等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和商家,吸引读者参与。
还有一些小众互动活动,如举办沙龙、俱乐部吸引、固定一部分读者,针对其特殊需求展开互动。
现场互动的优点是直接与读者面对面,直接获得读者对报纸的意见、建议、报道信息等,提升报纸美誉度和影响力,提高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度。
。公布热线电话号码,或设立呼叫中心通过读者来电收集线索、听取读者反映的问题、吸引读者参加某些活动报名等等。不仅为报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平台,还实现了服务民生和运营创收的双赢,加速传统报业向现代传媒的转型升级。电话互动的优点是迅速便捷,操作方便。
。这是最传统的互动方式。优点是互动内容深入,对象忠诚度和诚意度高。
。如微博互动、论坛互动、QQ互动、电子邮件互动等。这些互动方式手段多样,反应及时,方便快捷,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正成为报纸网络互动的一批利 器。
。当前最为热门的微信互动,也正成为最新手段,具有迅速及时,到达率高等优点,目前正成为采用最多的一种读者互动方式。不少媒体正在深入研究,发掘其深度互动效应。
困局:反应趋冷
目前,报纸与读者互动的反馈和效果似乎都在走下坡路,也很难有一种好的形式来替代。报纸与读者互动正面临着种种困局亟待解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如何得到读者的互动反馈,反馈的数量有多少,直接决定着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不在互动的载体和手段上下功夫,报纸的经营和发展会直接受到影响。
具体来看,当前的几种主要互动手段都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参与的人群文化程度普遍不太高,往往以中老年人居多。尤其是投诉活动,多是老面孔,老上访户,老大难问题未解决者。据一次报纸读者日活动的数据统计,这类人群起码占了一半以上。涉及土地拆迁、医疗纠纷、房产纠纷、陈案积案等,难以真正解决问题,现场互动想要达到的实际效果不明显。二是现场活动受到场地制约较大,而且一旦天气状况不适宜,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场活动效果。一些特殊时期公众活动组织困难,成本投入高。
。尽管不少媒体纷纷推出提高报料奖金额度、赠送高价礼品等手段,但效果往往仍不明显
网络时代纸媒互动途径的变化和应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