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针对自己的未来,一定要量体裁衣
近年来,“考研现象”是愈演愈烈。而调查发现这其中有不少的“被考族”,据媒体报道,山东聊城某高校一个班53个人里,有50人加入了考研大军,“不考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不上进”的代名词...不少考生是被各种情况被动选择考研的。在调查结果中,“想做学术研究”的比例仅占 9%。应届生到底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呢?凯程教育辅导专家认为,无论是考研或是工作,都要“量体裁衣”!
“被考族”也无奈
我是去年毕业的,好不容易挤破头进了合肥一家还蛮不错的单位,但是工资有点低,每个月也就一千多,按照现在很流行的幸福工资指数,我是不幸福的,贫民一个!但是工作我很喜欢,虽然有的时候累的要死,不过有兴趣了,做起来也特别有动力!同事之间也特别愉快,开玩笑,聚餐啥的,都很轻松,根本不用担心所谓的办公室政治。
爸妈一直都希望我去考研,因为我爸同事的孩子是名研究生,所以一直觉得其它没有研究生学历高的都是浮云。老一辈的思想我也没法改变,但是作为子女,孝为大,所以这次考研,我要报名了!其实就我考研就是打酱油的!因为问了问周遭那些考研的人,有不少人都裸考,很多人不问为什么,大家考我也考,大家考才是真的考,跟着组织错不了。选专业根本就不关心自己到底喜欢哪个,最好哪个人少就报哪个。哪些个牛人是真的立志成为实验室“能人”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生呢?
对于“被考族”的我们来说,都有着自己的无奈。大部分是来自于家庭或者生计。“其实,我也不太喜欢考研,考前也没有认真准备,所以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上,连初试都从来没有入围。”小李说道。“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不知道考研选择一个怎样的职业适合自己,只知道端‘铁饭碗’的几率要大,至于后期如何发展还没考虑到。”大四学生张同学的想法代表了一些应届毕业生的困惑。
考研和就业,选择哪一样都精彩
杨志:毕业族一定要有目标,要有实现目标的勇气和毅力。在考研究生前,受到同宿舍好友的怂恿,我也报了研究生考试,开始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全国每年有十几万的考生考研,竞争激烈,比我优秀的人很多,谁能认定我一定能考上呢。正是抱着这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我竟然神奇般地以高分通过了考生初试,获得了宝贵的复试资格。到了这一步,我不敢大意了,考研复试是考研中重要的环节,有人曾说“得复试者得考研”,一点没错。我认真准备了复试中可能考到的问题,反复演练复试细小环节,在各大论坛阅读考研前辈的心得……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复试获得成功,被录取为中南财经的新生!
宋乐佳:我下决心找工作是在大三的寒假,这个时间也通常是大学生做毕业打算的时候。而我早早的便仔细权衡过,决定在大四开学就投入到求职的竞争中去,因此大学期间就去各大公司做实习生积累经验。九月份开始求职,我在求职前,最开始的准备是要熟悉自己专业相关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各种自己可能应聘的职位,知道本专业相关企业以及其市场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每种职位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需求多少、工作待遇、稳定性等一系列信息。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被一家国企签约,其实找工作的日子和考研一样艰难,而且更早到来,没有理由不付出全力。当你付出了全力,就会懂得自己要比绝大部分求职者更有优势。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迎来适合自己的企业。
针对自己的未来,一定要
考研针对自己的未来一定要量体裁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