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氢
标识
中文名:氯化氢;盐酸
英文名:hydrogen chloride
分子式:HCI
分子量:
CAS号:7647-01-0
危规号:22022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熔点(℃):-
沸点(℃): -
相对密度(水=1):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20℃)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不燃
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下限(%):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
禁忌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
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但与其它物品接触引起火灾时,消防人员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关闭火场中钢瓶的阀门,减弱火势,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毒性
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15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美国TVL-TWA OSHA 5ppm,〔上限值〕;美国 TLV-STEL ACGIH 5ppm,
急性毒性:LD50 LC50 4600mg/m3,1小时(大鼠吸入)
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出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工程防护: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个人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氯化氢(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