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
汪曾祺
滇池
大观楼
石林
汪曾祺,(192-1997)江苏省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八十年代之后,汪曾祺的作品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小说《受戒》、《大淖纪事》更被视为是“文化寻根文学”的一部分。
作家、作品评价:
汪曾祺的作品被看成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鲜腴yú 青头菌jùn 黄焖鸡mèn
草茎jīng 择净zhái 炽红chì
缅桂花miǎn 绿釉 yòu 密匝匝zā 花骨朵gū 鸡土从 zōng 扳尖bān
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要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呢?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描述给宁坤的画因为:
①所画的倒挂而且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
③段中作者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上文:应朋友之邀而想到的昆明雨季
开启下文:引出对昆明雨季的深情回忆
“我想念昆明的雨”,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内容:深化主题,是作者对思念的无限回味,是对那个时光不会再来的感叹与怅惘。
结构:照应第三段内容,收未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昆明的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