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明礼仪家长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3—12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小孩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不仅老师要教,在家,家长也要时时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孩子进行随机的教育。
    有一阵子,孩子经常叫外公为“老爷子”,这让老人很不高兴,我也很不安,后来发现是因为我们大人之间聊天经常会说老太太、老头、老爷子,小孩子不明白外公与老爷子有何区别,认为大人是这样说的她也可以这样说,所以我没有训斥她,而是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碰见老人就称为奶奶、爷爷,过了一阵子,孩子自己就不会再说老爷子、老太太了。简单的例子说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处处注意自己的行为,孩子就会具备良好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身体、心理、环境等变化孩子一定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当时可以指出正确行为的,当时指出。比如乱扔垃圾,即便是在家里我也注意,在孩子吃完零食之后,让她自己把包装纸扔到垃圾桶里,希望通过强化多次后成为她自觉的行为,这样在公共场所孩子才不会乱丢垃圾。如遇孩子哭闹、耍赖,在阻止其错误行为的同时,我会很冷净地让她发泄自己,事后告诉她当时正确的做法。
 学校会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而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
    孩子的礼仪教育不是买几本书、上几堂课就能达到目的的,应该在孩子的周围营造一种讲究礼仪的氛围,让孩子在家庭中接触的是懂礼仪的家长,在学校接触的是懂礼仪的老师,在社会上接触的是懂礼仪的朋友,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长成知礼守礼的人。以上仅仅是我在育儿中的点滴体会,让我们从小重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重塑中国
“礼仪之邦”的民族形象。

文明礼仪家长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