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金融诚信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之基、金融机构经营之本,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方式。良好的信用关系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是金融加大支持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保障。可以说,金融诚信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近年来,我市依法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部门的合法权益,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秩序呈良性发展趋势。但也必须看到,我市的金融诚信建设还有许多薄弱环节,金融运行环境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我市的金融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金融部门增加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削弱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健全金融安全内控机制。各金融机构自身作为金融诚信建设中的重要载体,是社会诚信链条中最敏感部分和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其各项业务都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诚信质量的好坏非常重要。一是要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各金融机构应自上而下成立诚信体系考评委员会,实行诚信考评一票否决制。对违规从业机构“摘牌子”,违规从业人员“摘帽子”。二是要着重抓好行风建设。锻造一流的金融行业队伍,是建立良好社会诚信环境的保证。要开展
“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行风建设,深入进行“三铁”教育,使金融机构“铁帐本、铁算盘、铁规章”重新回到经营管理中来。三是要全面改善金融服务。要建立良好的金融诚信环境,归根结底,还是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只有经济发展了,金融诚信建设才有起始点和落脚点。因此,各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大力改善金融服务。尤其是银行业,要把信贷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守诚信、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企业,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信贷资产质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共同提高,发展更多的优质客户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多方共赢,最终提高企业及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
二、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重点,重塑企业诚信形象。诚信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是市场经济的准入证。从实质意义上讲,企业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信用。因此,诚信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具有黄金般的价值。企业只有增强诚信自律意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为长久发展赢得广阔的空间。一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企业特别是国有资产中国家、企业和个人产权和使用权。二要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和财务审计、社会监督机制,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合法透明,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力及资产、负债、盈亏情况。三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四是建立金融诚信企业制度。资信评估机构应对借款人偿还银行贷款的历史记录和影响借款人未来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充分运用已正常运作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发挥其应有的预警、防范信贷风险作用。奖惩并举,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对于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在信贷、利率、结算等金融服务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使他们享受守信的便利。对不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要切实采取措施进行整治,着力构建以诚信为本的新型银企关系。
三、以法制信用建设为保证,规范金融诚信行为。金融诚信建设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对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的行为,司法机关要对
加强金融诚信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