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我区自xxxx年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区局的领导下,积极应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挑战,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统筹规划,系统安排,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找准切入点,寻求突破口,大胆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方法和途径,严谨有序地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一、筹划——全面做好课改实验的工作准备
xxxx年7月,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刚刚涌动时,我区就以“不等不靠,抓紧抓早”的积极态度与新课程改革工作主动对接。积极组织学习、培训、宣传等工作,多管齐下,做实做足课改前期准备工作。

新课程改革是牵涉面广、政策性和业务性强的全局性工作,既要不断强化行政、教研部门的导向、服务职能,更要充分发挥校长的主导促进作用,以实现多层互动,形成强大合力。xxxx年7月,我区成立了由分管小学教育的副局长为组长的区课改领导小组,由区进修学校分管小学工作的副校长任课改办公室主任,主持推进课改实验日常工作。从宣传普及、师资培训、学科教研指导等诸方面展开工作。小学教研部组织全体一线教师,大力开展新课程集中岗前培训,推动基层学校的校本培训。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教研员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大力开展学科培训和实践指导工作,使基层学校的教学工作切实体现新理念,正确理解和运用新课标与新教材。小教研部还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进行课程规划、开发。宣传推广工作则通过《教研信息》、教研网络等渠道,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宣传、研讨和经验推广。构成了一个高效的课程改革工作指挥管理系统。
同时,各基层校也建立了相应课改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学干部、教研组组长、年级组长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全面推动、督察、实施等全方位的工作管理体系的构建,确保了行动的协调落实,确保了区、校两级课改实验工作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区校两级课改领导小组制定的课改实验方案和计划,做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高效能运作,为课改实验工作的有效启动和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面对新课程的严峻挑战,教师的学习尤为重要和迫切。我们把创建学习型校园、争做学习型教师作为整体推进课改的一项关键性举措。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把学习与培训、学习与实践、学习与反思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教师理解新课程、认同新课程、反思新课程。
xxxx年9月,我们倡议全体教师学习《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宏观上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方法及策略。随后,我区掀起学习《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的热潮。课改办还组织教研人员精心编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材料》发到全体教师手中,不断推介新课程优秀案例、课改理念、外地实验区成功经验,引导教师从微观上了解新课程、感悟新课程。组织开展了学科“优秀课例”、“优秀案例”、“优秀论文”的评选,引导广大教师在学习中比较,在学习中反思,在学习中更新观念,在学习中理解新课程、认同新课程。

作为一场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变革,新课改要求教育管理者、培训者首先要接受培训,率先走进新课程。因此,我区派出所有学科教研员代表和部分基层校领导赴外地参加新课程通识培训。同时,通过启动区级培训,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课改氛围。在近一年的前期准备中,培训工作始终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式培训与讲座相结合、岗前培训与过程中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通过进修学校自办刊物《教研信息》开展系列宣传,包括政策解读、课改前沿信息发布、新课程理论摘编、新课程案例集粹、教师反思等栏目,在全区形成了一定的宣传规模。此外,还依托家校联系开展宣传。通过校报校刊、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等途径和形式,宣传新课程,召开有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参加的课改动员会、信息发布会或情况反馈会;结合各类校内外文体活动、共建活动、公益活动和“教学开放周”等活动宣传新课程。正是有了这些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我区课改实验得以迅速步入正轨。
二、践行——扎实有效推进课改实验

(1)建立“青年教研员奉献岗”制度。教研室把各学科全部青年教研员分派到各小学开展“奉献岗服务”,并先后确定9所学校为基地校。青年教研员每月至少下校一次,总结交流一阶段来的工作情况,汇报通过下校听课、调研掌握到的典型经验或突出问题,部署、安排下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每一阶段的工作环环相扣、逐步深化。这种安排既促进了上下沟通,促进了教研部门与基层校间的相互借鉴,也加强了专业引领者与一线教师、领导的联系,形成了浓烈的课改氛围。
(2)建立“拉网式”下校调研制

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196410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11-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