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心律失常
快速型:100次/分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早搏(期前收缩)等
缓慢型:60次/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
心肌电生理
固有心肌细胞
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瓣膜内心肌纤维、房室交界、房室束支(左,右)、浦肯野氏纤维
传导系统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RMP) 细胞在静息时,膜电位呈外正内负的极化
状态,所测得的电位差为静息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AP)
心肌细胞兴奋引起膜去
极和复极过程形成动作
电位。
一、心肌细胞膜电位
K+,Cl-Channel currents
Pump
Exchanger
K+
Ca2+
Na+
Na+
Ca2+
100ms
Outside
0mV
Na+
intside
Membrance
-85mV
0
1
2
3
4
0 相(0期)
为快速除极,细胞膜上的快Na通道被激活,
大量Na流入细胞内,使静息电位由负转为正。
最大上升速率(Vmax)表示兴奋传导速度。
影响去极化因素:
●膜反应性(membrane responsiveness):
是心肌细胞在不同电位水平受到刺激后所表
现的去极反应,即刺激所诱发的 Vmax与膜电
位之间的关系。决定传导速度的重要因素。
●药物影响:有些药物与钠通道结合,使
通道失活,解离后通道复活。药物与通道从
结合到解离这段时间设为,Ⅰ类抗心律失
常药中的长短不等,最长的为Ⅰc类,最
短的为Ⅰb类。
1相(1期)
快速复极初期,K+ 短暂外流形成ITo1和ITo2,
CI-通道开放,CI-内流,K+ 外流,膜电位下
降。
2相(2期)
平台期,膜电位呈等电位状态。Ca2+及少量
Na+内流,K+外流(延迟整流K+电流)所致。是
缓慢复极过程。
3相(3期)
快速复极末期。由K+(Ikr、Iks、Ikur、IK1)
外流所致。膜电位复极到静息电位水平。
4相(4期)
静息期。Na+-K+泵使心肌恢复到极化状态,
非自律细胞维持在RP水平,自律细胞则有舒
张期自动除极。
抗心律失常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