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中的身体密码
抽血、量血压、做B超……一通“折腾”后,一份体检报告到了手中。翻开看看,那些专业术语和化验单上升升降降的箭头让人头晕眼花。“医生,这个指标阳性,是不是我患了什么病呀?”这是在拿到体检报告单后,人们最常问的问题。究竟体检报告里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它提示体检者可能患了哪种病?异常指标里,哪几个最重要?下面,我们就从最常见的3个体检项目说起。
尿常规:记住两个重要指标
——提示肾功能的关键指标,不管是几个“+”,都应去肾病科筛查一下。
——提示意义要差一些。结合红细胞一起看,如果仅仅是尿隐血有一两个“+”,没有红细胞,问题不大。这与尿隐血的试剂较敏感、体检前做过剧烈运动、女性经期或月经刚结束等因素有关。但如果长期呈阳性(3次以上),不管是几个“+”,都要引起重视。
血常规:3个指标容易异常
(WBC)——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指标减少多见于某些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指标增高多见于细菌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如败血症、脓肿;各种恶性肿瘤,如转移性癌,肝、肺、胃肠道肿瘤等也会导致白细胞增多。如果不是生理性波动导致的白细胞计数异常,最好在1周后去体检医院复查。
(HGB)——是人体内负责运载氧和二氧化碳的一种蛋白质。体检中,血红蛋白降低较多见。临床上,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克/升、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克/升定为贫血。如果血红蛋白值处于临界或者轻度降低,可以通过多吃含铁的食物来调节,如黑木耳;中度以上降低建议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补血。
(PLT)——血小板在止血、维护血管内壁完整、伤口愈合、血栓形成等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计数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血小板计数增多多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癌症患者等。血小板太低,身体容易出血,出血后伤口不易愈合。血小板太高,容易出现凝血。
生化检查:4个“针对”要警惕
——蛋白、总胆红素、谷丙氨基转移酶、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其中,过度疲劳、剧烈运动等也会导致肝酶升高。不过,一般低于两倍正常上限,且呈一过
体检报告中的身体密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