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带孩子敲开邻居的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带孩子敲开邻居的门
儿子溪溪性格特别内向,在幼儿园几乎不跟身边伙伴来往,现在上一年级,碰见同学也从未主动打招呼,借用老师的评语说:“溪溪乖得有点孤僻、不合群。”眼见孩子习惯了独来独往,我觉得无所谓,可能因为我本身的个性就是偏安静内向的,所以并没意识到这会带来什么危害。但老公开始不淡定了,他认为,孩子的内向将影响他日后的人际交往。
怎么可能?老公也太小题大做了。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青岛游玩,溪溪水土不服加上吃海鲜过敏,浑身起皮疹还闹肚子,当时正是最后一天的跟团,导游与其他团员想及早赶回家,老公忙着跟他们商量暂留原地半天,能让我们孩子看病时间充足些。我则赶紧带儿子去医院,好多人排队等挂号,迟迟轮不到我。没过一会儿,溪溪告诉我他要跑出去玩,10几分钟后他拉紧我衣袖委屈地哭道:“妈妈,我尿裤子了。”
“啊?你这孩子……真是气人。你不知道找厕所吗?”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搞得急火攻心,不由分说地吼起来。溪溪吓坏了,哭得更厉害,边哭边解释:“可是我不知道厕所在哪啊。”“那你可以问护士阿姨。”“我不好意思,我害怕。”溪溪泪眼楚楚,毫无半点小男子汉的勇敢。瞬间我意识到我错了,儿子的性格影响到了他与人交往的能力。
青岛回来后我跟老公商议,咱们该想办法鼓励儿子与人交往,老公力挺我这么做,而且叫我做出榜样,由邻里关系着手跟儿子一起锻炼交往能力。
老公指出儿子的个性深受我影响,比如,平常在小区或外出碰到邻居,如果人家和我打招呼,我也会礼貌回应,当然如果人家没有说话,我也装作没有看见,这让老公非常不理解。他说:“你主动打招呼一次,下次人家看到你,肯定也会跟你交流。何况远亲不如近邻,咱总有求邻居帮忙的时候吧?你应该多微笑多沟通。”
老公还列举出他听过的故事:某人需找律师咨询一件官司,便托交际甚广的朋友帮忙寻找,朋友满口答应,带着他穿越闹市,几经周折,最后竟然来到自己的对门。原来朋友要找的律师,就是某人整日迎头碰面的邻居。
“近水楼台先得月”,按理说遇到困难四处求援,舍近求远不合逻辑,可某人却不知对面住着一位大律师。生活给他开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玩笑,也给他上了生动而难忘的一课。当然,这故事同样打动了我,警醒我不能再冷漠下去,人与人之间需要开放的交往。
我跟儿子一直拒绝与外界联系,邻居走过视而不见,难怪我们同在一院无人知,对面邻居不相识,更难怪溪溪不好意思开口向人求助,他既是怕也是羞,我不能再让孩子陷进“交际恐慌”的漩涡。
星期六下午,我要带溪溪去学钢琴,刚走出单元门,碰上二楼一对老夫妻,我刻意一反常态地打招呼:“大爷大妈好。”溪溪诧异地看着我,肯定没想到他眼里略带淡漠的妈妈会主动热情起来,同时我还教导溪溪喊爷爷奶奶。
溪溪扭捏了半天,支吾出一声“爷爷奶奶”,像蚊子哼的那么小声,幸好两位老邻居耳聪目明,听得喜笑颜开,乐滋滋地摸着溪溪的头开心地说:
“乖孩子,这是准备去哪呀?”“到艺术中心学琴。”溪溪依旧很小声。老邻居再问钢琴课几点结束,然后慈祥地叮嘱溪溪早点回家,他们会做红豆糯米糕吃,到时候给我们家送点。
老人宠溺疼爱的眼神,仿佛对待自家孙子,和谐美好的一幕印在我心底。慢慢地,左右上下楼的邻居跟我关系越来越融洽。有时候,他们家里做一些美味小点心、烙饼什么的,都会送给我儿子品尝。而我和老公单位分了一些好的东西,也会带着孩子敲开邻居家门。时

带孩子敲开邻居的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tdmzug14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