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山
林区所谓的采山是指到秋天,山产品成熟,大家去摘采,在这
里可是一件大事。早早的,大人孩子们便盼着日子,女人们则准备着
采摘的工具和口袋,大约在九月中旬到十月初,收山便开始了。一时
间人喊马嘶, 男女老少尽其所能, 发动着他们人力的交通工具向山里
出发,路程也有七八里, 在山区崎岖的道路状态下也算是不短的旅途,
所以要带上吃的喝的, 男人们更是带上烧酒。 看到矮矮的榛子树上密
密麻麻的榛子, 望着高高的红松树结满了松塔, 各种各样的野果五彩
斑斓,紫色的山茄子、绿油油的山枣、黄灿灿的山梨,还有都柿、灯
笼果、黑加仑子 ….. 只听得一片欢笑声中,大家上前就采 , 孩子们更
是在妈妈们的训斥下,不停地往嘴里填着野果。男人们则担任主力,
采摘松塔,高大的红松树, 需要爬上十几米高才能够到松塔,近身的
用手去摘,远些的就用木杆去打,小菠萝般的松塔纷纷的掉落下来。
休息的时候,几家凑在一起,拿出准备的饭菜,男人则端起酒壶,尽
情豪饮,不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夕阳西下,大家收拾好鼓鼓的口
智 的
袋,一路欢歌,好一派丰收景,偶尔一两声 “ 取威虎山 ” 唱腔便飘
了过来:穿 —林 —海 —— ,跨—— 雪—— 原 —— ,孩子们则奶声奶气
的模仿搅合 ……
多少年过去了, 家乡的纯朴乡风恐怕也是与时俱进了, 不再有往日的
纯真了吧。如今身在城市中,早已适应了世间百态的我,回忆起当年
的老家,心里还是不由涌上一层暖意。
老家在东北小兴安岭的一个林区 —— 绥棱林业局, 那里山高林密, 民风淳朴, 忆起往日的情
景,犹能发出会心的微笑 ……
杀猪请客
,
山里人实在,实在得令人吃惊,尤其是在宴请客人的时候,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
没有的宁可去借去买, 足见其豪爽和真诚。 每年入冬之后, 当第一场厚厚的大雪覆盖了一切,
家家便开始了请客的准备,家家都养猪, 进入冬季, 膘肥体壮。 于是总要有第一家传来杀猪
的声音, 接着这家的主人便挨家挨户邀请, 整个林场不过四五十户人家, 所以很快通知完毕。
到了晚上, 接到邀请的大家三三两两前来赴宴, 男主人高门大嗓迎客, 女主人在厨房指挥忙
碌,坐定之后, 看到前后左右足足摆满了六七桌酒席, 本来谁的家里也没有这么多桌子凳子,
都是邻里听说主动送上门来, 这时邻家的女人们便主动过来帮忙收拾, 小孩子去烧火, 大人
在切刚从缸里捞出的酸菜,灌着血肠,一片嘈杂热闹声。 客人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了就
找地方坐下,没有太多的客套。岁数大的老者坐在烧得滚烫的火炕上,围着炕桌盘腿大坐,
扯着嗓子唠叨着, 耳朵背的还要伸过头去听。 屋地上的大圆桌上, 年轻一些的早就甩起了扑
克,不时听到轰然大笑,声震屋脊。随着一声 “开饭喽 ” 浇上蒜泥的白花花猪肉、还有猪肉
皮冻、 苦肠、 油乎乎的红烧肉装在粗制的大盘子上端了上来, 自酿的小烧酒装在大塑料桶里
拎了上来,每个人面前摆着一只大碗,盛满了酒,男主人一声吆喝,大家举起酒碗,开始了
热闹的酒宴。 一通足吃足喝后, 大家摇摇晃晃的散去, 边走边品评着今天的猪肉炖粉条的火
候,酸菜烩血肠的鲜嫩程度, 雪夜中很远还能传来山里人豪爽的笑声 …… 于是从这一家开始,
接二连三一直到春节后足足两个多月, 从东家吃到
儿时成长纪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