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常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 为人师表。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使教师的一言一行成一种无声的教育。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学校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
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立教师轮流值日制度。
学校班子成员带班,两名男教师值日,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管理。
三、 重视与家长的联系。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更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日常行为规范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到校行为习惯养成
1、早晨按时起床,不迟到。
2、洗漱后立即回教室上自习。早自习室内学生要认真读书,不能讲闲话,更不能随便出入教室。
3、自习时认真完成作业。任何人不得在操场、连廊、教室走廊打闹,不能在教室内讲话,逗闹。
二、课间习惯养成要求:
4、课间教室内保持安静,不准大声喧哗、吵闹,不准搞任何体育活动或游戏。
5、课间走廊做到漫步轻声,不追赶打闹、不大声讲话。
6、走廊内靠右侧通行,主动为教师、同学、客人让路,问好。
7、用过的废纸、包装袋及杂物扔到垃圾箱内,不准到处乱扔。
8、不准与校外闲散人员来往(包括原来同学),不准出校门,更不准翻跃围墙。
9、在操场上活动的同学听到铃声后立即停止活动,在铃声落前进教室,不准迟到。
三、课堂养成要求:
10、上课铃响后,在各自座位上坐好准备上课,确因特殊情况迟到的学生要先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进教室上课。
11、上课开始和结束时要认真执行礼仪。
12、上课时坐姿端正,认真听讲,课堂上不准看课外书、睡觉、讲话、吃零食,转笔或做其它科作业等与本课学习无关的事情。
13、课堂上要认真思索,积极发言。
14、不随便换座位。
15、不准以任何理由顶撞教师。
四、两操养成要求:
16、积极认真参加广播操,按规定不准留值日生,有病的同学或有极特殊情况的同学要在做操之前跟教师请假,班主任将请假学生名单通知值周教师,其它同学一律参加课间操。
17、眼操后在班级门前站队带到操场。
18、做操要合呼节拍,准确有力,规定到位。
19、回教室要步伐整齐,按规定路线前进。不准讲话。进入楼内要保持肃静。
学生日常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