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读书始
——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仲爱萍
孩子的文章《英雄引导我前进》被老师推荐在《小学生世界》发表了,孩子兴奋之余,得意地说:“妈妈,读书其
实挺有用的。”当然有用,我觉得,镇安小学在孩子习惯养成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其中最有效的教育活动之一就是
“我爱读书”活动。
孔老夫子说得很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
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从小成为一个“读书人”,无异于送给了孩子一块人生的“点
金石”。
我也从事教育工作, 我看到,许多学生长大后道德缺失, 语言能力弱, 写作水平差, 都和小时没养成读书习惯有关。
读书习惯,需要学校的培养,更需要家长的熏陶。
赏 识
儿童成长是由四块基石决定的,即自信、兴趣、习惯、能力。自信产生兴趣,兴趣养成习惯,习惯化为能力。让孩
子养成好的读书习惯,首先要赏识孩子的阅读行为,赏识孩子的阅读成果。
儿子最初的阅读是模仿大人读报纸,后来有了自己的书《婴儿画报》、《幼儿智力世界》 ,, 每当他看书,我们都
不忘夸一句:“呦,看书呢,真棒!”对孩子认同,是对他读书行为习惯的肯定。后来,我们家把睡前半小时作为“读
书时间”,大人孩子一起看书,不时比比谁看的书多。
儿子读书多了,语句中总会跳出些新鲜词汇,什么“下棋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等等,我总会赞叹着:“连‘声东
击西’这么难的词都会用了,哪里看来的?”儿子就会骄傲地告诉我他看了《三十六计》,他会的相关词汇多着呢。为
了得到更多赞扬,儿子在说话时总会有意丰富词汇,渐渐地,他的语言词汇量增多了,内涵也丰富多了。
孩子在不断被赏识的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获得了学习的自信,产生了良好的阅读心理基础。
激 趣
并不是所有有意义的书孩子都愿意读,也不是所有孩子愿意读的书都是有意义的,如何调整好两者的关系,也是家
长值得考虑的问题。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和家长在不知道孩子兴趣的前提下,不要硬性给孩子开出书
目,使孩子失去了阅读兴趣。”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强制性的阅读只会让孩子厌书,一旦产生这样的情绪,以后再让孩
子阅读就比较困难了。
我的尝试是:
一、通过电视剧引导孩子读书。现在,电视作为重要的文化媒介,广泛地被学生接受,但是,作为一种快餐文化,
电视在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的时候,却难以让人产生反复的语言咀嚼和深沉的情感体验。于是,我家经常选择观看有
生命力的经典电视,如《亮剑》、《士兵突击》等,再买来或借来同名书籍,告诉他,书上某个细节和电视处理的不一
样,书上写得更好看。比如电视剧《亮剑》儿子看得兴致勃勃,趁着兴头,我告诉他,电视演到授勋就结束了,知道这
本书吗,李云龙、赵刚都死了,死得很悲壮,想看吗?我有这本书。儿子的兴致被吊起来了,认认真真看完了这本书,
读后感慨万千:英雄不仅搏击于战场,人生处处可展示英雄的人格。如此,儿子看了许多相关的大部头经典著作。
二、讲故事引导孩子读书。我还记得小时候收音机里每天中午有“长篇小说连播节目”像《岳飞传》《杨家将》,
单田方说得活灵活现,每到关键处就戛然而止,“欲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每每把人心拨得痒痒的,迫不及待
等下一个中午。其实,老先生是用
人生智慧读书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