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信访平台之构建
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膨胀的时期,网络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信访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变革,对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既有重要作用,也提出了新挑战。传统信访方式在体制和技术上已无法适应当今的需要,构建网络信访平台,疏通信访渠道,为我国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网络信访及其网络信访平台的构建
信访是指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1]而网络信访则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互联网、手机通讯等为媒介,进行非面对面的信访方式。网络信访是不同于传统信访的一种信访方式。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征,与传统的信访方式相比,网络信访在途径、方法、载体、内容上都具有便捷性、经济性、高效性等鲜明的特点。
网络信访平台的构建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群众的信访量不断上升,集体访增幅较大。但是传统的信访运作方式,往往带有滞后性、被动性,中间环节较多,耗时长,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网络信访平台的构建能够弥补传统信访方式的缺陷,满足人民群众的信访要求。并且,网络信访平台的构建,可以有效地避免信访工作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可称之为群众信访的绿色通道。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信访平台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于网络信访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国内外从事信访管理系统研究的专家针对各种具体系统己经开发出了许多信访管理软件,这些系统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信访管理的计算机化,建立了信访有关信息数据库,实现了信息共享。[2]这些都为网络平台的构建打下了物质基础。
再次,各级政府部门对网络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新世纪,如何加强信访工作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具有多功能、多形式、多渠道的信访格,这是目前各级党政机关的信访部门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3]自2007年以来我国信访就开启了网上信访通道,许多省市网络信访己经形成制度,北京市、重庆市、陕西西安市等地已开通了网络信访平台,利用短信、电话等手段进行信访,网络信访平台不仅能适应不同信访群体的要求,还是适应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有效手段。
二、网络信访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网络信访是信访方式之一,我国网络信访起步较晚,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政府电子政务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等原因,网络信访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网络信访的立法规制不完善。我国目前并没有制定信访法,信访工作的法律依据是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信访条例》(以下简称信访条例)。《信访条例》第九条、第十二条第二款等规定是网络信访工作的法规依据,但是对于网络信访的受理、处理、反映、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的程序、期限都没有做具体的规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缺少立法规制。
其次,信访人信访在信访事项的提出过程中存在不足。第一,匿名信访增加调查取证难度。第二,信访人夸大
浅析网络信访平台之构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