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1)识记: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
( 2)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
( 1)培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制作 PPT、演示汇报材料的能力。
( 2)培养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1)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珍视传统节日文化。
( 2)增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使命感。
二、 教学思想
中国文化概论是重要的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之一。教学过程贯彻以人为本的核
心理念,在教学中坚持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
动。通过设置课前预习, 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
有机整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空间。教学遵循“自主——合作——探究”
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
2、 学生分析
运动员学生思维活跃, 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但是,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因此, 教学过程中重在引导学
生从浅层次的节日习俗走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使他们全面、 准确和理性地理解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增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使
命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
2、难点:传统节日的物质文化内涵和精神文化内涵。
四、 教学方法和策略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总结分析传统节日的物质文化内涵
和精神文化内涵。
五、 教学过程和安排
一、案例导入:( 3 分钟)
2005 年韩国“端午申遗”案例: 2005 年,韩国以“端午祭”向联合国申请
“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并得到批准。中国的端午节是汉族人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 赛龙舟、 挂菖蒲、 蒿草、 艾叶,熏苍术、 白芷,
喝雄黄酒。其实,端午节早传到韩国,韩国端午放假早成定例,江原道江陵市每
年端午举行“端午祭”庆典(有兴趣的学生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制作 PPT,班级
交流:以大关岭祭神为始拉开帷幕, 活动期间将会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 并
举行跳神、 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 假面舞、 农乐
表演等),庆祝内容和中国有所不同。韩警
钟: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在慢慢消失,那么这个国家是否能久远的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 200 多
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6 种。事实上,
现在中国存在“洋节热”的现象,大家普遍喜欢过洋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
须有的一些习俗, 比如春节回家、 清明扫墓、端午吃粽、 中秋赏月吃月饼等。 2008
年,国务院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
目为法定假日。
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
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
发展日益丰富, 文化的内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