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学习总结
安全生产法自XX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历经XX年的实践、应用和探索,XX年8月31日终于发布修改版。安全生产法的修改,是安全生产领域的大事、盛事。学习通读新安法,感悟良多。笔者从理念更新、策略转变、模式创新、方法突破四个层面,谈谈个人的体会和感悟。
1,理念更新
——1)从底线思维到红线意识
新安法在总则第一条中明确了安全生产的一个目标为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两大目的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两大宗旨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安法的目标宗旨中既有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思维,更有生命安全、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要求,彰显了国家、社会和企业的"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的红线意识。
红线意识一方面从事故危害性的角度,取控制线、高压线、临界线之义,是禁区,不可逾越;另一方面相对于底线,从安全工作、安全能力的角度,红线还可以理解为安全线、保障线、标准线,显然这就需要突破、超越,追求卓越, " 安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新安法的" 持续健康发展" 理念就有这层涵义。
——2)从经济为本到以人为本
新安法在总则第三条明确了" 以人为本" 的原则,强调了" 生命至上、安全为天" 的理念。" 以人为本" 首先要求" 一切为了人" ,安全生产的目的首先是人的生命安全,在处理安全与经济、安全与生产、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成本、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时,以及在重大险情应急和灾害事故救援时,必须本着安全优先、生命为大、安全第一的原则; " 以人为本" 的第二个内涵是" 一切依靠人" ,因为人的因素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事故的最大致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2,策略转变
——1)从优先发展到安全发展
新安法在总则第三条提出了" 安全发展" 的战略总则,明确了" 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的策略要求。" 安全发展" 需要做到,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江苏昆山事故从反面证明了" 安全发展" 的重要性,诠释了从" 优先发展" 向" 安全发展" 转变的必要性。
——2)从就事论事到系统方略
新安法第三条确立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 十二字方针" ,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原则、主体策略和系统途径: " 安全第一" 是基本原则, " 预防为主" 是主体策略, " 综合治理" 是系统方略。特别是" 综合治理" ,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第一,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应用行政、科技、法制、经济、文化等综合手段保障安全生产;第二,要求社会、行业、企业从人、物、环境、管理等角度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第三,从政府到企业、从组织到个人都要具备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补救的综合能力,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和建立保障体系;第四,充分发挥党、政、工、团作用,同时动员社会、舆论等各个方面积极参与,为安全生产提供支撑力量。由于安全生产面对的是综合、复杂的巨系统,因此,只有采取系统的方略、综合的对策,才能在安全生产保障与事故预防的战役中获得胜利。
3,模式创新
——1)从二元主体到五方机制
新安法第三条确立了"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 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该工作机制首先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同时系统地阐明了企业
安全生产法学习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