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配方方解.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名方篇
真武汤(称玄武汤) 《伤寒论》
组方:茯苓 15 克 芍药 10 克 白术 10 克 生姜 10 克 制附子 5 克
用法:煎汤,每日三次,每日一剂。或共细为末,每次 3g ,每天两次。
适应症:用于治疗阴虚证而引起的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由于表阳虚,内阴寒,外虚热,内水冲而引起的心惊头昏欲倒,
腹痛下痢,大致可归纳为:
 阳症的流感,肺炎,胸膜炎,肺结核。
 神经系统痴患,神经衰弱,脑出血 高血压脑病。
 心脏病中的心瓣膜病,心力衰竭,心悸,浮肿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低下,肠炎,肠结核胃下垂等。
 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炎和肾萎缩。
 半身不逐,疟疾,湿疹,老年性瘙痒症,遗尿。
方解:茯苓逐胃内积水,镇静上冲之气,白术助茯苓去水,芍药补里虚,调整胃肠功能;附子的温补力很强,和生姜一
起,提高新陈代谢的活力,恢复元气,由于有些药力的综合作用,使体液得到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而治心悸并
使元气恢复。
药物功效:芍药为活血、茯苓为利尿药,干姜为驱风附子为温中药。
附记:本方适用于阴虚证所致之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症,表阳虚,内阴寒所致之心悸、头昏等。
苓姜术甘汤《金匮要略》
组方:茯苓 20 克 干姜 10 克 白术 15 克 甘草 1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天三次。或共细为末(或制成蜜丸) ,每次 5g,每日三次。
适应症:用于腰以下发冷的表证。治腰痛、腰冷,坐肾神经痛,夜尿症,遗尿症,白带多,以及皮肤湿疹,溃疡等。
方解:主要治疗寒湿证,具有温表利水作用。茯苓、白术逐表湿利水;干姜温表利水;甘草和干姜一起,温里补下焦,
有制止尿频的作用。
本方用于治表寒证的腰痛,坐骨神经痛、夜尿症,遗尿症等,具有温表作用。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组方:当归 15 克 川芎 15 克 芍药 20 克 茯苓 10 克 白术 10 克 泽泻 10 克
用法:共细为末,每次 4g,每日 3 次。
适应症:本方用于体虚贫血、足冷、乏力、月经不调等症。
如贫血、低血压,腰腿发冷月经不调,不孕症,神经衰弱,半身不遂等和神经质。
方解: 当归补血润血, 治贫血, 芍药理气止痛; 川芎补血理气; 茯苓利水; 白术、 泽泻利尿。 通过本方药物的综合作用,
对妇科虚症和心、脑、肾、神经、肌肉疾患,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治例摘录:  病人为一中年妇女教师,一年内自然流产三次休虚乏力,既往下垂。此次妊娠给予当归芍药散,至妊娠分
娩前连续服用,安产一男孩。
 病人为 53 岁妇女,患胃炎已三身,近有头痛、耳鸣、心悸、尿昼白强阳性,面色苍白,腹部柔软,血压
200/100 毫米汞柱,脉弦细。给服当归芍药散后,病症渐减。三胀、恢复工作。
附子汤《伤寒论》
组方:制附子 10 克 茯苓 20 克 芍药 20 克 白术 20 克 人参 1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三次。或共细为末,每次 3g,每日三次。
适应症: 治因寒水侵表里而背恶寒身痛, 手足发冷者, 如感冒、 流感而脉沉背恶寒, 以及神经痛肌肉痛, 风湿性关节炎,
腹痛,腹寒半身不遂脑溢血面瘫,如娓腹痛,中枢性麻痹等病证。
方解: 本方是真武汤去生姜加人参, 附子各白术而成, 附子温表里之寒, 治恶寒和疼痛, 白术和附子一起逐表里之停水,

中药配方方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