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佛系青年”的自我修养
来源课
件 5 K
M 2 论一个“佛系青年”的自我修养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的《双城记》中唯有这句话最深刻。
“佛系”与宗教无关,只是一种宣泄,该精致的时候精致,改奋斗的时候奋斗,对生活、对工作的态度,怎么都着,怎么都行,你看着来,虽不至佛祖的境界,但无欲无求,心如止水。心中的执念不再像熊熊燃烧的小火苗,白子画所赠的绝情剑,也是实至名归了。
此前曾火爆的丧文化,追根溯源,其实和佛系是一脉相承。生活的压力,犹如困兽,佛系生活方式成为应对诸多压力的选择之一,享受于内心的平静,短长之争渐行渐远的看淡。
顺其自然的自我调侃,佛系人生,随缘点赞。
“中午吃什么?这个行不? “行”“来点别的?“都可以,看着办”……
扒一扒在身边的佛系青年们,为什么不在群里说话,为什么不去抢红包?说也行,不说也行;有一搭没一搭的,比起只发表情,不说话的,还不如不说。存不存在我反正都在,这点存在感实在是用不着拼着力气去刷,向众人表明你还在,有那时间与精力,去读书了,你们玩。
你说抢红包啊?
说大了天,也就是个块八毛的“包”,抢也行,不抢也行,太闹腾,无功不受禄,一些和你没边的,别去凑热闹了,别急,你们抢,随意了,想想,算了,我看着就好……
佛系青年修到打坐的境界,谁也看不上,管你什么连本、连硕、连读……我还真看不上。有啥,你们和旁人有异吗?学历代表不了什么,我看的是真知。说起遥远的自我修养,也来扒一扒身边的那些以行为镜的“自我修养”,来点人气。
你看,你手里拿着衣服,每回都要用脚踹开更衣室的门;最不能忍受的是,你那不以为然的那些市井
论一个“佛系青年”的自我修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