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原始舞蹈的舞蹈意象
原始舞蹈是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之一,是早期社会人类寻找与神秘世界交流的手段,同时也是生命情调最充足的表现。在人类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原始舞蹈通过对动作的节奏性调整,使人接近了自然界各种神秘力量,从而改变早期的物质生产实践和内在心灵图式。德国学者恩斯特•格罗塞在谈舞蹈的本质时指出:“取材于无生物的造型艺术对高级民族所发生的意义至少可以在低级部落间辨认出它的萌芽状态来,至于那活的造型艺术——舞蹈,所曾经具备的伟大的社会势力,则实在是我们现在所难想象的。现代的舞蹈不过是一种退步了的审美的和社会的遗物罢了,原始的舞蹈才真是原始的审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却又最有力的表现。”表达了他对原始舞蹈推崇。闻一多在论述舞蹈的时候,将世界各地各时代的原始舞蹈称之为“原始的罗曼司”,也是肯定舞蹈在早期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原始的舞蹈意象是什么呢?何以能对早期人类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呢?学界基本上认同“最古老的舞蹈形式是环舞或圈舞”的看法。也就是说原始舞蹈最早呈现的整体意象是圆。苏珊•朗格从符号学的角度指出:“舞蹈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舞蹈创造了一种难以形容的,甚至是无形的力的形象,它注满了一个完整、独立的王国,注满了一个‘世界’,它是作为一个由神秘力量组成的王国的世界之最初的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认识舞蹈意象呢?这种意象到底意味着原始人类怎样的心理诉求呢?
一、“圆”意象形成的心理机制
原始舞蹈是原始社会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其目的在于帮助人自身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找力量和勇气,凸显人类的生命。于平在《舞蹈文化与审美》一书中对闻一多关于原始舞蹈的见解做了归纳,指出“原始舞蹈具有共同目的:第一,是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第二,是以律动性的本质表现生命;第三,是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第四,是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这四个方面的总体内涵都是围绕着舞蹈与人的生命展开,故这种生命表现形式中的“圆”意象必然和原始人类的心理紧密相关。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把原始人的思维模式归结为“万物有灵”。他认为原始人的精神世界中,并没有人与外在世界的分离,在原始人看来世界万事万物都具有灵魂。这种心理机制专注神秘力量的作用和表现,完全不顾逻辑及其基本的矛盾律要求。在原始思维中,只关心具体的个别事物和个别现象之间的神秘和互渗,并受这互渗的指导。人类学家弗雷泽把这种充满巫术色彩的思维称之为“交感巫术”思维。在整个的原始社会中,人的思维中还没有类的概念,因此在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外在事物与心理诉求上的相似性。那么原始舞蹈中的“圆”意象就是追求这种相似性而产生的。
在原始社会中,环舞或圈蹈的结构形式“圆”具有重要的意义。苏珊•朗格认为:“那种环舞或圈舞作为舞蹈形式与自发的跳跃无关,它履行一种神圣的职能,也许是舞蹈最神圣的职能——将神圣的‘王国’与世俗存在区分开来。这样,它就创造了跳舞的舞台,这舞台自然而然地以祭坛或一些类似的东西(如图腾、祭司、火堆、用作祭品的其他部落酋长的人头)作为中心。在这具有魔力的舞圈中,所有的精力都释放出来了”。也就是说,原始舞蹈意象中的“圆”不是外在形式上的几何图形,而是和人们早期的精神心理形成契合。在这个“圆”的世界里,旋转、绕圈、滑动、跳跃和平衡,都是从情感最深处和肉体生命节奏中产
何为原始舞蹈舞蹈意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