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学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22日)
杨学,男,中共党员,木老元乡人大代表、龙潭村村民委会委员、姜寨一组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2013年9月以来,施甸县境内持续降雨,地质灾害频发。9月10日上午,杨学带该村村民杨金对地质灾害进行巡查,当巡查到杨关家时,发现杨关家房屋后山墙有异常,及时将杨关一家5口人安全劝离家中;为避免塌下的10多方土,淹到了杨关家的墙,而杨关家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于是就找来了锄头,想清理出一条排水道,当杨学正在捞排水沟时,意外发生,他为此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杨学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通过对杨学先进事迹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对杨学同志的学习要做到天天、时时、事事学,把杨学精神不仅体现在语言思想上,更要落实在的生活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对杨学精神的学习主要有以上几点:
一、学习杨学做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严格按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自入党那一刻开始,就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杨学家家庭情况十分特殊,生活十分贫困,是家里的顶梁柱。
他被选举为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和乡人大代表,为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他起早贪黑完成乡村两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中午以做自家活为主,打一个“时间差”,尽照顾家庭的义务,完成群众的重托。尽管家庭一直处于贫困线以下,需要他努力改变,但是党员和群众的信赖,使他舍小家为大家,为选定的路无怨无悔地走下去。他所居住的姜寨一组,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距村委会15公里,距乡政府18公里。他的出行主要以步行为主,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是烈日高照的晴天,还是狂风暴雨的雨天,乡、村召开的每一次会议他都按时参加,从未缺席。杨学居住地属高寒山区,信息相对闭塞,产业单一,他虽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却以党员的身份严于律己,用自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行为书写对党的忠诚。
二、学习杨学为了群众发展生产,不畏困难真抓实干的精神
木老元龙潭村姜寨一组地处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的高寒山区,多年来,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组里连一条像样的村组道路都没有,生产力非常落后,群众生活水平很难低,组里的25户人家口粮多数要靠政府救济,一直过着人背马驮的生活,劳累与收获极不成正比。当上党小组长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立志“再苦再累也要把路挖通”,修一条通往村组主干道的道路。为此,他挨家挨户到群众家做工作,召开群众会议,嘴皮说破,鞋底磨穿。他的坚持感动了群众,赢得了大家的支持,终于让群众明白
“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争取不到项目,就带领群众自己动手,终于挖通了6、7公里长的道路。为了帮助群众发展核桃产业,他起早贪黑为群众嫁接核桃树350多亩;为了绿化荒山保护环境,他顶风冒雨带领群众植树400多亩。
三、学习杨学作为共产党员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已的精神
任村民小组长近十年来,面对瘫痪的老父亲、聋哑的老叔和患精神疾病的大儿子,他总是毫无怨言的以一个男人该有的责任支撑着这个家。全组25户人家,124人都拿到了不同的救济和补助,但他从来没有给自己家安排过。当乡里了解到他家的困难时,多次建议村里给他家安排低保。他总是说:“给别人吧,我还过得去。”直到离开,都没有给自家安排过一个低保名额。村里和群众实在看不下去,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瘫痪的父亲、聋哑
学习杨学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