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藏传佛教四大派系.tx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藏传佛教的四大派系
2014-04-10 生根竹林精舍(北京)
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分两个阶段,一般称“前弘期”和“后弘期”。7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为前弘期。其时,佛教在吐蕃还是一种外来宗教,它在与当地原有的苯教不断斗争中发展起来,曾一度占优势。赤松德赞(755一797在位)时从印度迎来寂护和莲花生两大师,建立桑耶寺和僧团组织。期间,在印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之间曾引发一场争论,最终印传佛教在赞普的支持下得以取胜。赤祖德赞(815一838在位)时,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他的继任者赞普达玛期间,佛教遭受严重打击,但其后约百年,卫藏地区的佛教仍不绝如缕。
10世纪,佛教逐渐由西康、青海、阿里等地将戒律传回卫藏地区。同时有一些人去印度求法,又从印度迎请阿底峡进藏,主要传授显宗教理,兼及密宗。这样,佛教逐渐在吐蕃复兴,并发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而且从11世纪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到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才最终定型。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众多派系。格鲁派兴起后,噶当派则并入格鲁派而不单独存在。
藏传佛教的派别差异既不像印度的小乘十八派是由于其遵行的戒律不同而分派,也有异于印度的大乘因其主张的教义不同而分派。其派别差异是因不同师承、不同修持教授、所据不同经典和对经典的不同理解等佛教内部因素和不同地域、不同施主等教外因素而形成众多派别。现将主要四大派系简介如下:
萨迦派
萨迦派(俗称花教)由贡却杰布创始于11世纪70年代,主要教法渊源于卓弥译师。卓弥曾到印度学法多年,回藏后,修建牛古城寺,收徒传法,着重阐扬“道果”教授。后来,宁玛派信徒贡却杰布,从卓弥改学“道果”。1073年,他在后藏萨迦地方建造萨迦寺,遂成为此派创建的标志。
贡却杰布在西藏佛教诸派中是第一个直接以世俗贵族身份成为教主的,他还决定法位的传承只能限在本家族内部,从而使政教二权都集中在一个家族之手。其子贡噶宁布成年后继教主位,并建立了完整的“道果教授”,使之成为该派的核心教法,萨迦派势力由此得到很大扩充,他被尊为“萨钦”(萨迦大师),列为“萨迦五祖”之首。到“萨迦四祖”贡噶坚赞(庆喜幢,1182—1251),萨迦派开始了突破性的发展。
萨班时期的萨迦派,以“教政合一”的形式,直接控制着当地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成为卫藏地区最强大的实力集团。1206年,成吉思汗率兵到达青海柴达木盆地,写信给“三祖”扎巴坚赞,表示愿意皈依佛法。之后,藏区并入蒙古,萨迦派取得了卫藏地区在政治和宗教上的领导地位
。1260年,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封“萨迦五祖”八思巴(后创制“蒙古新字”)为国师。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在中央设置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方行政事务,命八思巴国师兼领总制院事,协助中央对西藏的管理。八思巴推荐释迦桑波为第一任本钦(总管),由元世祖任命,从此确立了西藏地方由中央掌管的制度和机构,也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直接管辖的完全主权。萨迦派的政治、经济力量和社会影响也空前加强,成为西藏地区居领导地位的教派。自14世纪上半叶,元朝开始衰落,萨迦派失去了中央政权的强大支持,卫藏地区新的教派和封建集团崛起,加上内部纷争,萨迦派逐渐式微,仅保持法王的称号和官衔。1354年,帕木竹巴绛曲坚赞消灭了萨迦地方政权,取其辖地。从此,萨迦

藏传佛教四大派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599724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