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甘肃省狂犬病疫情分布与暴露后的处治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甘肃省狂犬病疫情分布与暴露后的处治分析.doc甘肃省狂犬病疫情分布与暴露后的处治分析
临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31199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由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积极对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狂犬病暴露后的处治方法进行反思与改进,是提升狂犬病暴露后处治规范性、有效性,减少狂犬病发病率的必然选择。鉴于此,木文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对狂犬病的疫情分布,暴露后的处置现状进行分析与反思,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狂犬病暴露后处治方法的规范性,尤其是提升伤口处理规范性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后的处治;伤U处理
2013年之前,甘肃省近10年来未发生过木土狂犬病病例。自2013年 3月再次发生狂犬病以来,至2015年2月己累计发生14例,均己死亡。疫情分布在4个市州的8个县,疫区有持续扩大之趋势。而伤人犬只由2013年之前的全部为流浪犬演变为如今的流浪犬、自养犬各占一半,说明狂犬病毒已在木地犬间循环。而U*肃省农村家养犬狂犬疫苗接种率较低,未形成免疫屏障,一旦有带毒犬进入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狂犬病毒将在当地“扎根”,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甘肃省狂犬病疫情分布现状分析

1960年到2012年,甘肃省共报告64例狂犬病;2013年全省共报告9 例狂犬病;2014年全省共报告4例狂犬病;2015年截至5月全省共报告2例狂犬病,以上共计70例,死亡70例,死亡率100%。

1960年到212年的64例狂犬病共分布在甘肃省10个市或州,其中报告病例数较多的主要有:陇南
23例,甘南12例,庆阳7例,兰州、金昌、临夏各5例;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县区包括:碌曲9例,康县8例,武都7例,文县6 例,永昌5例,环县4例,城关区和徽县各3例;未见报告的市或州有:白银、嘉峪关、张掖、武威;2013年的9例分别分布在:庆阳市5例,天水市、平凉市各2例;2014年的5例中,平凉市3例,甘南州1例;2015年5月前的2例分别发生于平凉市灵台和天水市秦州。以上病例全部发生于农村地区。

1960年到2015年5月前,甘肃省70例狂犬病人绝大部分为农村居民, 病人以成人为主,大多为农民,其次是农村儿童或青少年。
2狂犬病暴露后的处治现状分析
以2013年的信息为例(见表1),9例伤者对伤口的处理均为自行处理、不规范处理甚至未处理,及吋接种疫苗的仅1例。由此可以看出0前甘肃省狂犬病暴露后的处治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不能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另一方面对伤 U的处理十分不规范。此外,也可看出即便接种狂犬病疫苗而未规范处治伤口, 也不能避免发病,只奋在规范处治伤U的同时规范接种,才奋可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狂犬病暴露后的规范处理对策
狂犬病的暴露共分为三级,应分级处理,规范的处理方法为:一级:即接触或喂养动物,完好的皮肤被舔无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理;二级:即裸露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檫伤,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三级: 即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此吋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严重,立即处理伤U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免疫制剂。对于伤U较大的情况, 应在伤口附近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并加大狂犬疫苗用量。

甘肃省狂犬病疫情分布与暴露后的处治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