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什么?“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萨拉《人生》路遥双峰县职业中专吴红燕【教学目标】1、了解路遥的创作概况、创作风格和为文学史作出的贡献;2、学习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理解其高尚人格与他创作之间的关系;3、了解《人生》的主题意蕴和主要人物形象;4、理解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教学重点】1、 《人生》的主题;2、高加林的性格分析。【教学难点】1、对高加林艺术形象的复杂性与悲剧性的认识;2、高加林与刘巧珍之间爱情悲剧结局所带来的启示。作者简介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生于陕西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贫7岁即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其间做过许多临时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教书一年。代表作:中篇小说《人生》,获第二届全凡的世界》,获茅盾文学奖。《人生》问世不久即轰动全国,反响热烈,拍成同名电影后,更是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1992年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4岁。《人生》是中篇小说,是作者路遥的成名作。发表于1982年。时空背景: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人生》简介作者路遥的成名作,影响千万青年的励志名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18岁时我再度高考失利,应聘了五六个工作都没人要,只能去当送杂志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踩三轮车呢。——马云名人点评30年阅读史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路遥的《人生》。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上中学的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帮助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它让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贾樟柯(中国导演)名人点评《人生》的故事情节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小学教师,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才能又充满希望的职业,但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只好重新回到土地。高考落榜,做了三年的民办教师被人顶替,接连二三的打击使他离土进城的理想破灭——在犁地、卖馍的艰苦与羞愤中,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炽烈的爱。
路遥《人生》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