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成语“两桃杀三士”看现代企业激励机制.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成语“两桃杀三士”看现代企业激励机制
[摘要] 激励机制是一种分配制度。在现代企业中要使这种制度起到激励作用,就要体现出激励的人性化。
[关键词] 成语企业激励机制
成语“两桃杀三士”源于《晏子春秋》讲的是杀人的阴谋。齐景公身边有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三位勇士。三人都立过大功,但都恃功自傲,不可一世。齐相晏子劝景公除去三人,但他们武功超人,无法以力取胜。于是,晏子让景公给三人送去两个桃子,让他们论功劳大小分食桃子。三人互不相让,最后弃桃自杀。这让我们联想到现代经济学讲的激励机制。
一、激励机制的概念
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也就是指企业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包含两个要素:第一,发现他需要什么,然后用这个事物作为员工完成工作的报酬。第二,确定他的能力是否可能完成这项工作,也就是说,需要和能力是实现激励功能的两个要素。激励并不是无条件地简单满足员工的任何需要,而是要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组织绩效提高的方式来满足员工的需要,要对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程度予以控制。
激励机制本来不是要害人的,而是要鼓励人的,但许多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客观上起了“二桃杀三士”的作用,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降低了效率。上世纪80年代,广东许多民营企业老板把发红包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年终时由老板亲自给员工发红包。每个红包的大小由老板决定,而且要求每个人保密,互相不知道红包有多大。这种激励机制的目的是让每个员工都感谢自己,好好干活。结果事与愿违。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贡献大而红包小,对老板不满,或者不好好干活,或者离去。发红包在这时就起到了“二桃杀三士”的作用。可见在激励过程中激励是需要讲究技巧的。
二、激励过程中常遇见的问题
企业管理者们都想通过自己的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来为他们工作,但实际的激励效果却不那么明显。他们往往单凭经验或感觉行事,常常步入无效激励的胡同。
问题一:士气低落才激励。很多管理者都认为激励是常规性的工作,无须花太多的精力,等到公司内部人员频繁跳槽,才认识到激励的重要性,但已为时过晚。
问题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失偏重,形式单一。现实中,一些企业老总并不总是考虑员工的内心需要,即马斯洛的高级需要。在激励时不分层次,不分形象,不分时期,都给予物质激励,形式单一,造成激励的边际效应逐年递减。造成企业费事费财,激励效果不尽人意。
问题三:轮流坐庄搞平衡,挫伤了先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激励过程中往往难以做到拿真正标准来衡量,评先评优轮流坐庄,今年你当,明年我当,年年如此,年年走过场,先进不再带头,后进保持着落后,激励成为可有可无的工具。
问题四:缺乏考核依据,激励成为无源之水。一些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工作标准,难以对员工进行合理的业绩考核。企业效益好时,领导一拍脑袋,就发奖金。大多数企业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当官”的多拿一些,员工少拿一些。奖金成了“大锅饭”,发了白发。激励下属没有依据,不能调动大家积极性,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确定富有人性化的激励机制
企业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切实体现出对员工保持不变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激励机制才会发挥激励作用。

从成语“两桃杀三士”看现代企业激励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ita291961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