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血透患者内瘘扣眼穿刺
主要内容
一、扣眼穿刺技术发展史
二、扣眼穿刺的优势
三、扣眼穿刺技术关键点
四、扣眼穿刺并发症及处理
扣眼穿刺技术发展史
欧洲和日本已经开展了近30年
曾经被称为”定点”穿刺法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内瘘的三种穿刺方法
绳梯法区域法扣眼法
扣眼穿刺
每次进针采用同样的穿刺点、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深度
重复穿刺在穿刺6-12次,可形成一皮下隧道,以后则
采钝针穿刺隧道进行透析。
皮下隧道
扣眼穿刺的优势
美国肾病基金会血管路径临床指南明确推荐钝针
扣眼穿刺法,并认为它是目前防止内瘘闭塞及血
管瘤形成的最佳方法。
钝针
钝针的结构特点是椭圆形的针尖,不具有切割
锋面因而在进针过程中不会割伤隧道,有效保护血管
穿刺点,使扣眼法穿刺能长期顺利进行。
两种穿刺方法比较
区域穿刺 8个月的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 20个月的动静脉内瘘
优势
此法对血管长度要求不高,任何术式的动静脉瘘都可以选用,同还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少。该技术的成功开展特别是对于内瘘较局限,自体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也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深受患者好评。
区域穿刺一年后,内瘘的血管瘤形成和血管狭窄都高达100%,%%,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区别(P<)。扣眼法的内瘘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区域法,同时对内瘘血管的长度要求不高,推荐为内瘘穿刺的首选方法。
扣眼穿刺技术关键点
同一进针点
同一进针角度
同一进针深度
病员手臂摆放为同一姿势
钝针穿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