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安全的心得体会家长
篇一:家长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一个家长对孩子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安全,一(转载于:家长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直以来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各种各
样的事故---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燃放烟花爆竹、违章用电等引发的火灾等等发生后,我们
总会听到一句警语“安全大过天,责任重于山”。工作以来,我也参与了很多突发事件的急救
工作,面对那些生、死者,甚至有些是伤残的孩子儿童,有时不得去想,难道这不又是一起
无视安全的事故吗?有时仅是父母一个差错,或是仅为生计所迫、工作的忙碌,而造成孩子
全身被火60%的烧伤,孩子的手指被自己用菜刀砍断,有的甚至付出生的代价。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XX年联合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
显示,在中国,伤害是0-14岁儿童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每年有近50000名儿童因伤害死亡。
伤害主要的因素是跌倒或跌落、道路交通,其中家中伤害占到50%左右。面对如此众多围绕
孩子的伤害,每个家长还会那么漠视安全孩子的安全吗?显然,每个家长都不会了。为此,
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对孩子观察与辨别身边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安全因素。走路、骑车的
道路不平或破损对身体的伤害;不遵守交通规划横穿马路的交通事故;风雨天的雷电、路边
的建筑杂物或标牌告示吹倒砸伤路人;在家用火、用电器伤害事件??,让孩子对各种隐患
或不安全因素有印象,重点是对身边的不安全因素不忽视,尤其注意出行安全和居家安全。危险时时刻存在,每个孩子都要长大,会识别危险还不行,更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危险,
才是保证安全的关键。
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好各种知识,用知识保护好自已。如安全用火,科学使用家用
电器。在发生意外时,教育孩子要自救,而不是去忙着救别人。其次要与孩子一起,在安全教育与识别危险中共同成长。安全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孩
子可以遇见,家长更可以见到或体验。大人在生活中的每一次阅历对孩子都是经验,言传身
教胜于说教。
更值的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安全,体格的健魄远不如心理的健全。有很多家长都会在意
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成绩不理想往往会责备、奚落。殊不知现在的孩子成熟得比较早,自
尊心很强,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安全的影响,甚至产生更可怕的伤
害。
总之,安全教育贯穿孩子的每个阶段、每个角落,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成长的关键是
我们每位家长如何与我们的孩子一起应对和面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高兴、不高兴的事。
篇二:家长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家长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安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些不安全
因素不会发生。其次就是教育孩子一旦遇见不安全因素时该怎么办?
一、在家里应注意正确使用水、电、气。不要忘记关水龙头,地漏周围不能有杂物,影
响排水;家里的电器、插头尽量不要动,严禁用金属捣鼓插座、插排孔;煤气灶开关尽量让父
母帮你启用(如果你自己想试做饭),随时提醒父母检查门窗是否防盗没?如有人敲门,先给爸
妈汇报,让父母看看再决定是否开门,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可以从猫眼看是谁,如果
是亲友,你可以开门让进,同时给父母打电话说谁谁来家里了。如果不认识,千万别开门,
来人如果说认识你或者父母,你也别开门,你说等等。这时你可以马上给父母打电话联系,
如果联系不上父母,也别着急,你可以不理会来人,如果来人在门外骗你开门,你可以打110
说明情况,切记:一定把自家所处地点平时记住。
二、在外面,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一定等绿灯亮,先左右看看,确信安全再快步穿过。
如果坐在大人自行车后面,一定用手把大人抓好,衣服不能敞开,书包不能背在身上,同时
提醒大人骑车不能太快。如果是坐父母车或打的上学,在车里系好安全带,不要动车门开关
或车窗开关,手、头不要伸出车窗外。下车时需等车停稳,开车门时要看看车后有无障碍物。
三、在学校时注意上下楼梯不要跑动,进出教室或厕所等不要拥挤,应有序进出。和小
朋友课外活动时应注意不要伤人或被伤,在教室里遇见突发事件时不要惊慌,服从老师安排,
或者躲在课桌下面。
四、在上学或放学途中尽量不要一个人单独走动,遇见紧急情况时更不要慌张,随时观
察周围情况,有异常或可疑的人要远离,如父母在可给父母汇报。如有坏蛋分子袭击学生,
应立即找个安全地方藏躲,并向大人求助,同时大声呼救。上学时应尽快进入学校,别在校
门口逗留,放学时应尽量在学校老师带队下有序离校,如父母没及时来接你,可给老师说让
老师帮忙联系一下父母。高年级不需要接送学生归校或回家也
寒假安全的心得体会家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