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像“竹”一样活着.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像“竹”一样活着——话传统文化意象之竹子固城中学赵伟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以其特有的品性,如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风霜雪压、随处而安、怡然自得,自然与人们的伦理道德意识、审美观念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精神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中的我们应该像“竹”一样活着。刚正之节竹秆挺秀、刚正有节。注重气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气”是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节”是一种人格;“气节”指人应有高尚的精神情操,不取媚于权贵,处危难之境仍恪守刚直不阿的人格。“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节”的人格美特征,正好从竹子的自然物性中体现出来,受到了人们的崇奉和礼赞。虚心向上竹子因其有节,节中空虚,能虚心自持,秆挺直不弯,节节向上,直达青云。故此,历代文人借竹比托自己虚心谦让的美德,诚如白居易《养竹记》所说:“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细瘦修长、拔地而起,直立云天,唤起了人们丰富的联想,激起人们奋发昂扬的情感,赋竹予不同凡物的凌云壮志。“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之虚心自持、坚忍不拔的品格,一直受到了中国人的礼赞,借其激情励志,壮气奋发。柔韧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柔韧精神,它包含着谦和、宽容、敦厚、忍让等内容。竹,身处逆境,仍能处之泰然,随遇而安,屈而不折,正充分展现出“韧”的品性。郑板桥笔下的竹,更是具有身处逆境,伏而不折,顽强奋争的柔韧品性特征,如题《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作者在逆境中悟到的人生哲理;乱石中的竹是其化身和写照,是其坚韧品格精神的体现。孝义精神竹子因其枝秆擢秀相依、竹根连根而生的特性,与中国人传统的孝义观念相吻合,受到了中国人的尊崇,丰富了中华竹文化的精神内涵,弘扬了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的孝义精神。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慈竹赋》一文,赋慈竹的特征是:“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悌友;恐独秀而成危,每群居而自守。”可见,慈竹这一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文人们的眼中却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成为母慈子孝、兄弟亲情的孝义精神之象征。元人郭居敬编《二十四孝》将三国时孟宗“哭竹生笋”的行孝故事辑录,以此弘扬孝道。竹思固城中学陶立双上善若水水至清,侧闻竹语语成音。潜修高雅自在行,拔节留曲任人听。——记南山竹海之行有幸,来到南山竹海。南山竹海,地处溧阳,有翠竹数百亩,依山而产,起伏如海,随势而长,规模亦如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若站在山颠高处鸟瞰,翠竹连天,碧波万顷,此时云雾袭来,薄纱轻拂,绿浪滚滚,那种海的气势更扑面而来,耳畔似有涛声响起,如果此时有舟楫随绿浪起伏,一定可以划桨而行,破浪前进。潜入竹海,同时也沉入绿海,呼吸着有淡淡的竹的清香,闭上眼睛想想:由无数竹叶过滤过的清新空气,进入鼻孔,清理着被尘世废气污染的肺腑,它们像清洁工一样,擦洗得干干净净。如灵丹妙药一样,打通任督二脉,疏通全身亿万个毛孔。此时你就是竹,竹就是你。满眼充盈饱满的绿色,让你快意沉浮。当你放开眼睛时,才发现竹子的世界也如人世一样,竟然面目多多。南竹粗大,是运动的健儿,占了竹海的大部分;慈竹细小,亭亭玉立却也清秀;罗汉竹节短,却节节鼓起,如农人胳膊鼓起的肌肉;斑竹上泪痕点点,似乎还在诉说着娥皇、女瑛对舜帝的怀念;人面竹居然也有了人的相貌,一定也有人

像“竹”一样活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