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探讨
本文以国家、家庭、学校的收入与支出定义抱怨度,通过抱怨度来反映国家、家庭、学校的满意程度,建立了国家总体学费多目标规划模型。对不同抱怨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加权组合形成多目标规划的目标函数,国家生均拨款、学费、培养成本等作为决策变量,寻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用穷举筛选的思想得出我们认为理想的权值,并带入各项数据,得出全国的学费标准为3531元。
为了得到更加精确有针对性的结论,鉴于我的地域性差异,以及不同属性高校国家生均拨款的差异,我们先将我国按地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再在每个区域按高校属性将其分为中央属院校和地方属院校,并针对具体分类下的具体情况对原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优化和细化,从而得到了具有针对性的符合具体情况的收费标准,不同类别的学费标准如下表格:
东部中央
东部地方
中部中央
中部地方
西部中央
西部地方
学费(元)
4222
4835
3807
4027
2796
3098
另外,同时,对于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间也存在差别,差别主要来源与培养成本的不同。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转换,然后结合模型制定出学费标准。
专业
理工
文史
艺术
医学
学费(元)
3810
2746
12665
5638
最后我们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收费情况及其弊端,结合我们的模型,对国家学费标准的制定提出意见和建议。
问题重述
高等教育事关高素质人才培养、国家创新能力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因此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指标,不同的学科、专业在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后,其质量需要有相应的经费保障。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其经费在世界各国都由政府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社会捐赠和学费收入等几部分组成。对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困难的学生,一般可通过贷款和学费减、免、补等方式获得资助,品学兼优者还能享受政府、学校、企业等给予的奖学金。
学费问题涉及到每一个大学生及其家庭,是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过高的学费会使很多学生无力支付,过低的学费又使学校财力不足而无法保证质量。学费问题近来在各种媒体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此要求:
(1)结合中国国情,收集诸如国家生均拨款、培养成本、家庭收入等相关数据,并据此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就几类学校或专业的学费标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明确、有说服力的结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建模分析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必须观点鲜明、分析有据、结论明确。
(2)根据建模分析的结果,给有部门写一份报告,提出具体建议。
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学费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人对我国高校学费提出质疑。为了让高校的学费标准尽可能的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使大多数人能够平等的享受高等教育,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诸如国家生均拨款、培养成本、居民家庭收入等,以此制定出一个高校学费收取的标准,使社会的满意度达到最高。
在本题中,首要的问题是查询大量的数据。比如需要查询我国在校大学生数目、国家在高等教育上的拨款数额、不同高校的财政收支以及居民人均收入等一系列数据,分析国家生均拨款、培养成本、居民家庭收入等对高等教育学费的影响。对高等学校按区域分类、按属性分类,考虑不同专业,得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不同专业的学费收取定量标准。
符号说明
符号
含义
国家生均拨款
生均培养成本
学生学费
学生总数
家庭收入
抱怨度
模型假设
1、国家高等教育收费在一定时期不发生大的变化
2、中稳,不会发生大的波动
3、一个家庭中一定时期内只有一个孩子在普通高等学校就读
4、学校收入主要由学费收入和国家财政拨款组成
模型建立与求解
经济、管理、军事、科学和工程设计等领域,衡量一个方案的好坏往往难以用一个指标来判断,而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目标。通过寻找不同目标的目标函数,考虑不同因素对目标的影响,确定不同因素为决策变量,对不同目标赋不同的权值,加权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目标,从而化为多目标规划。
此题需要依据不同的因素制定出收费标准,找到平衡点,尽量使国家、人民、学校都满意。定义国家、人民、学校满意度,把满意度作为目标函数,并赋予国家、人民、高校三方面的满意度不同的权值,把国家生均拨款、培养成本、家庭收入作为决策变量,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得到最佳的学费。培养成本、家庭收入在一定时期内,是作为一个定值存在的,所以,我们通过查询数据计算出一定时期内培养成本、家庭收入的数值。国家拨款和学费对满意度有影响,找到我们认为比较合适的平衡点。
满意度的量化问题决定我们目标函数的合理性,满意度与抱怨度存在一个相反的关系,满意度越大,抱怨度也就越小,因此我们采用抱怨度间接反映满意度。
(一)国
08数模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探讨论文(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