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主学习.doc.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杨修之死导学案【自主学习】

(一)相关资料
阅读下面相关材料,理解理解课文内容。
《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杨修之死》即后半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的主要内容。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反映三国交战情况,曹操遣大军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败;复兵退斜谷,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课文节(二)标题索引
标题耐人寻味:杨修是什么人呢?他被谁所杀?因何被杀?杨修之死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三)学习重点

、杨修的性格特征,明确二人之间的矛盾。
,深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方法步骤
,然后按时间顺序复述故事。
、探究:杨修为什么被杀?
[预习检]理解书文中的古典词汇,疏通文意。选由此开始。
(一)基础运用

庖官(        )  佯  怒(        )    大簏(       )  食讫(        )
麾军(       )  夏侯惇(        )   谮害(       )  绰刀(        )

(1)适庖官进鸡汤(       ) (2)数犯曹操之忌(     )
(3)人皆不晓其意(       ) (4)径来告曹(     )
(5)植然其言(       )     (6)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
,力求简洁明了。
(1)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译文: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译文: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译文:                                                       

自主学习.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ewfhh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