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能量稳定称为基态,当原子得失能量而诱发电子得失或跃迁时,称为激发态,一般多指离子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也可以记成:1223343、4545645
(2)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
↑
或↓
↓
↓
,而不是↑↓
↑
。
洪特规则特例:当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5.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注意:1、考试的时候看清楚是问排布式还是排布图
2、看清问的是外层还是价层(主族元素价层是最外层,副族价层是3d4s层)
3、看清问的是原子还是离子(离子得失电子顺序是由外向里,逐渐得失)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He为1s2外,其余为ns2np6。He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轨道,还未出现p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分区(原子的价层落在哪里,就属于哪个区域)
三、元素周期律
、电负性
(1)电离能
是指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1个电子时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是指失去第1个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二电离能指失去第2个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依次类推。
随着失去电子个数的增加,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电离能在增加,即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
一个原子同一层电子的电离能是相近的,夸层的时候会突变
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1个电子。所以一般来说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比非金属的小。
实际上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电子,电离能就越大。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中,碱金属(或第ⅠA族)第一电离能最小,稀
人教版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