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辩论稿-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展.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辩辩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
跳槽,一般是指员工从原企业主动加入另一家企业的过程。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观点来看:人是一种活的资源,和其它资源形态一样有其在经济社会中自由流动的特性。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指出,资源的自由流动会在全社会形成帕累托(pareto)最优状态,即达到资源整体效用的最大化。我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人力资源受到极大的约束,也造成了求稳拒变的就业观。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而我国企业职工的流动率整体还显得较低:%,%。而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中,人才的年流动率在15%-20%,美国硅谷的科技人员年流动率高达30%。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员工跳槽现象必将越来普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应该看到,这种人员流动的大趋势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这也是社会舆论呼吁企业职工转变思想观念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以说,无论是古已有之的“树挪死,人挪活”,还是现如今“时势造英雄”,事实已经告诉各位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跳槽有利于人才成长。
我方认为,人之所以要跳槽是因为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发展空间,能学到更多的经验,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不断的提升自己,主动实现优化配置。所以有计划的跳槽有利于人才的发展。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跳槽是人才的垂直流动,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利于社会进步。而在跳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在新的环境中有新的‘血液’流进旧的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领域,通过新旧东西碰撞也许能溅出奇迹,从而提升自己的境界。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人才涌向当时还只是一个小乡村的深圳,而这个涌动的过程产生了“跳槽”现象。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打破传统思维的界定,不妨将新深圳的发展界定为除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之外人才“跳糟”的产物。因为正是有了这些人参与了深圳的零建设、快速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深刻感受了最新的思维和环境的根本转换,推动了深圳发展、造就深圳的繁荣,提高了自身素质。
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纵观全国,沿海地区比内地发达、东部地区比西部发达、城镇地区比乡村发达,大、中、小,国、外、私、乡等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并存,这就造成不同的人才发展环境,并在人的主观意识里折射成不同的生存、发展空间,进而导致人才流动。那我们的流动率是大了还是小了呢?
放眼世界,美国的人才流动率是25%,亚洲的流动率是15%-20%,而中国目前的员工流动率仅仅是12%。所以我们可否再次这样理解,百业兴旺、高速发展的中国,急需各方面人才的加速成长,而人才加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交流、是互补,而不是在一条永远通不到罗马的大路上徘徊。
无论是有着悠久文化的北京,还是乘改革开放之东风迅速崛起的深圳;无论是东方之珠上海的熠熠生辉,还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跳槽”使人才接触和适应更多的外界环境,在参与祖国建设的同时抓住各种机会历练自己而加速成长。
无可争议:“跳槽”现象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成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才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在提高人才素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带来了祖国的繁荣。所以我们说:“跳槽”有利于人才的成长。谢谢,完毕。
二辩陈词:
主席、评委、大家

辩论稿-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采飞扬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8-11-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