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本报日期:20041206
大连城市绿化一景
编者按:自上世纪末期“城市森林”的概念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城市森林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显著的成效,城市森林建设不断升温。城市森林建设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化城市的基本支撑。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森林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现,让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方向。营造城市森林,建设城市“绿肺”,则被各地当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日前,以“城市·森林·生态”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落下帷幕。论坛上,中国城市森林建设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城市森林建设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讨,对城市森林建设及城市绿化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本报特编发专家在论坛上的一些观点呈献给读者,以期达到对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借鉴的目的。
三大战略地位
作者:自本报日期:20041206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滨谊教授认为,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城市森林建设将具有核心空间的战略地位。
一是国土区域绿道网络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国土、省域范围的生态绿化廊道建设,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宏伟工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着手建设实施。在这种覆盖穿越城市乡镇的生态绿道网络中,作为斑块、廊道、节点的主要载体,城镇森林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是城乡绿道网络中的核心空间战略地位。随着21世纪城市化的发展,都市圈、城市带已作为一个新的现象出现在世界各地,由此引出了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带的发展问题。这种城市之间的过渡地带,正是极为重要的人居环境背景地带,其首要任务是“环境·生态·绿化”的建设,在这一空间地带格局中,城镇森林将处于核心地位。在城市带与绿道网络化建设中,作为城市间的过渡地带和绿道网络中的节点和廊道,城镇森林将具有核心空间的战略地位。
三是城乡绿化建设中的主角战略地位。城镇森林建设在整个城镇环境生态绿化发展中的规模扩大、比重加强。随着未来中提高,首先,就单个城市本身而论,必然导致“规划建城区+市区+市域”这样三位一体的现代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其中市域所占整个都市的面积通常为60%~70%,市区所占整个都市面积通常为20%~30%,而这两大区域作为都市人类聚居环境的背景,将成为城市森林发展的核心舞台,尤其市域,更是城市森林扮演主角的广阔天地。
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自本报日期:20041206
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发展目标,但由于城市森林涉及林业、园林、城建、水利、农业等多个部门,我的指标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现在沿用的旧指标体系只体现了森林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显然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未来几十年,越来越多的人将迁入城市,建立一个科学衡量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在当前已显得极为迫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彭镇华教授表示。
彭镇华教授指出,城市森林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引导城市森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把城市森林建设融入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中。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城市林业研究室负责人王成博士说
城市·森林·生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