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作用刘晨阳,安晓鹏,毛鹏飞1评价的前提: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承认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拥有宽阔的胸襟,抛弃对国民党的成见。正确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意义: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台湾问题的何去何从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注意的事项:既不能夸大共产党的作用,也不能夸大国民党的贡献;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正面战场: 国民党军队(中华民国政府军) 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等敌后战场: 中型关会战、百团大战等3正面战场战役淞沪战役(1937年8月至11月)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昆仑关会战(1939年12月)枣宜会战(1940年5月至6月)滇缅会战(1942年2月-1945年3月)…………等22次大型会战4国民党“消极抗日”?“七七事变”之后,民族危机亦是国民党统治危机;在局部战争失败和“消极抗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国民党始终坚持了抗战没有缴械投降;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做出了巨大牺牲。 对于一个和共产党并肩战斗八年的伙伴 不能简单的用“消极抗日”概括5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和敌后战场相辅相成拖住了日军兵力,防止其北上进攻苏联远征军援缅作战:滇缅战争空军和海军抗战参加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6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积极的评价[1]:从战略上和战役上,都是抗日主要战场;一定的抗日积极性;粉碎“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计划。严厉的批评[2]:军事战略方针错误: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防御和退却基本上是无计划的、混乱的;7抗日战争中期正面战场以往的评价: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另一种观点:武汉失守后,国民党发起多次攻势作战;但由于指挥失误和战略失误,未能扭转正面战场形势;正面战场避战,以保存实力等待国际形势变化[3];注意游击战争、持久战。但在实际过程中并未始终贯彻,在反共情况下发生了质的变化[4]。8抗日战争后期正面战场两线战场-东部战场: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但是日军没有达到摧毁美军空军基地和压迫中国政府投降的目的。两线战场-西南战场:滇缅战争滇西战争胜利:全歼日军两个师团,打通中印公路;重大牺牲:人员损失和在国内的代价(豫湘桂战役);摆脱东西夹击局面,从两线得失综合来看,正面战场得大于失[5]。9正面战场关系:和敌后战场关系两战场相互配合战略防御阶段:战役配合;战略相持阶段:战略配合[6]。谁为主战场?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战略相持阶段:有分歧;“敌后战场在决定整个抗日战场运动和战争结局中的地位越往后越显著”[7]。10
近代史-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