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幸福的读书人
侯镇二中刘泮波
网络和大众传媒影响着我们的阅读。娱乐和通信、互联网的发达,让人们有了更多的事去做,读书也就渐渐淡忘了,直观阅读、画面的更迭、影视的泛滥、网络文学的流行,抚卷读书浸染墨香的场景已经逐渐被鼠标点击的方式所取代,文化也逐渐走向“快餐化”,学生看书时间减少,阅读内容也变得注重“好玩和轻松”。阅读走捷径,做学问偏浮躁,思想走向浮华,信仰变得越来越没有着落。
那么,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究竟该怎样读书、读些什么样的书?
回到名著中去回到经典中去
书本是心灵的记忆,它还是传乘我们民族文化记忆一个重要的方面。读书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增加知识,也可以积累生活的经验。读书是必须思考的,而不读书的后果是使一个民族失去它的思考,甚至失去历史记忆。不论在什么时代,任何人都应该多读一些文学书,文学是真的充满智慧的财富。我们还是应该回到过去,回到原点,回到名著中去,回到四书五经中去,这才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王蒙说“一个人总要找到几本最适合自己的书,因为他们能给我们的生命以美丽和深刻。”阅读经典把握人生。我们学校最近承担了一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正是契合了这种阅读的思考。但有的学生可能说《四书五经》太难了,范增老人在最近的电视采访中说:可以先读一读《史记》再去读四书五经,因为中国历史太过沉厚。我也始终认为中国最成熟和深奥的文化在先秦。为什么于丹火了,其实她是在用通俗演绎着经典,用现代的生活诠释着远古的传说,让经典走进生活。
高位进入用心阅读
不要看坏书。让生命更贴近最好的书。读书,要建立自己的偶像。说白了,就是我崇拜谁,我最喜欢读谁的书。著名学者梁实秋曾说过一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读书要忌杂,要读好书、读一流的书,从高位进入。应该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适于作精读对象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这样,我们的生命内涵也才能因此而获得提升。哪怕是一流的好书,也切忌杂乱无章地读。无数事实说明,读书不再多,而在于你的系统和计划之间有没有良好逻辑关系。强迫自己在高层次上与世界最杰出的人物对话。即使是唐诗宋词也没必要漫无边际的什么都读,只要把李白读懂了,然后再去读读他的朋友杜莆,再去读读比他小的王维也就够了。
读书的意义是幸福人生
只有读书才能摆脱平庸!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偶然看到的几本书,从这些书里面的某些地方获得了力量,从而把他拉出平庸。只要跨过山坡,人生就不一样了。读什么书就决定了成为什么人。“字如其人”,“书如其人”。
养生家们经常说:“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对生命的期盼。刚刚出生的健康婴儿,一张白纸,天下我最大,没有任何疾病,生机盎然。以后难免就有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腰酸背痛,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少了一份活动的自由。而人的精神则正好相反,刚来到这个世界,也是一张白纸,傻乎乎,茫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就读书识字,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往往一个学者到了
读书报告会—做个幸福的读书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