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
一、写出书名或作者( 15 个, 15 分)
刘向《别录》、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玉书等编《佩文韵府》 、陈梦雷、蒋廷锡等编《古今图书
集成》、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王溥《唐会要》、阮元《宛委别藏》、黄丕烈 《士礼居丛书》 、
孙星衍 《岱南阁丛书》 、卢文弨 《抱经堂丛书》 、虞世南《北堂书钞》、欧阳询 《艺文类聚》、
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 、严可均《全
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朱彝尊《经义考》、鲁迅《古小说钩沉》、张心澂 《伪书通考》 、
章学诚《校雠通义》 、荀勖《中经新簿》、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姚际恒《古今伪书
考》、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阮孝绪《七录》、王俭《七志》、 俞樾《古书疑义举
例》
二、名词解释:( 6 分, 5 个)
(一字石经) 、 (三体石经) 、、 、 5. 马
王堆帛书、 6. 石鼓文、 7. 旋风装、 8. 蝴蝶装、 9. 卷轴装、 10. 百衲本、 11. 监本、 12. 错
简、 13. 《永乐大典》、 14. 《四库全书》、15. 辑佚、 16. 辨伪、 17. 甲骨四堂
百纳本 百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 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 称为百纳本。
清初人宋犖汇集宋元三种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记》,近代又有百衲本《资治通鉴》和《二
十四史》。其中,商务印书馆于 1930-1937 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为著名。
监本 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据文献记载,从五
代开始,国子监刻印有九经,北宋承其遗制,继续刻印经史,南宋时,旧版不存,遂征调
地方版片至京师国子监印书,称旧版为“旧监本”,新版为“新监本”。明朝在南京和北
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监本”和“北监本”的区别。
错简: 指由于篇章简策错乱,或一篇错入他篇,或一篇之内段落文字互错致使古籍失
其原貌。
辑佚 辑佚 , 就是将散见於有关典籍中的某部失传书的篇章段落或零星短句搜集到一起 ,
重新编排 , 以求尽量恢复原书面貌的工作 . 辑佚古书 , 起源很早 . 中国古代常用“钩沉”一
词指代辑佚工作。辑佚是古籍整理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辨伪: 考证古籍书名、作者和内容真伪及著作年代的研究工作。伪书的出现有其
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作伪的程度也各有不同;有的伪题作者和书名 , 有的时代混淆 ,
有的在内容上真假杂糅等等。
《四库全书》 清乾隆间敕编。按照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部,部下分类。其中经
部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史部分正史、编年、
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
史评十五类;子部分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
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集部分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
部分类下分属,如礼类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六属,小学类分训
诂、字书、韵书三属等,凡四十四类、六
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