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绝妙对联大全
紫雨注:古今对联上下千年,文中所引 100 多联,出对皆佳,句句机敏。妙趣横
生,彰显汉语魅力,真乃绝联妙对。特分享于朋友们。
一 清同治中,有布政使王文勤,遇事多无定见。由湖南巡抚吴元炳,为政专好
闲谈。属吏苦之,为撰一联云:
王不出头谁做主?
吴虽有口只谈天。
上联讽刺王(“主”字不出头),下联讽刺吴(“口”下一“天”为“吴” ),令
人哑然失笑。
二 旧时一穷书生好打抱不平,为此得罪富绅,被压公堂。县官知其为人,想找
个理由将其释放,便言“吾出一联,能对则免罪” ,出句云:
云锁高山,哪个尖峰得出?
言下之意, 你在我管辖之下, 不是随便可以出去的。 书生见壁洞透进阳光, 对道:
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结果不言而喻。
三 吴淞间有一官宦,闺门不正,乡人戏谑之,作一联贴于其门曰: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意在亡(无)八(即王八) ,下联意在缺德。
四 明永乐年间福建乡试,生员到掌灯时分方才完卷。而考官又出如下一联要考
生对:
一只烛尽,烧残单子之心。
此联极言答卷之艰苦,对考生亦极具挑衅性。莆田生员林环毫不示弱,对道:
三幅文成,惊破试官之胆。
此人三年后中了状元。
五 苏东坡自南海贬谪归来,有问其艰苦者,答曰: “此乃骨相所招。”原来苏少
时一相者送了他一个对句:
一双学士眼,半个配军头。
相者让他将此十字熟记于心, 并直言“异日文章虽当知名, 然有迁徙不测之祸” 。
此联确也深刻地概括了苏的一生, “配军头”言“半个”,是因苏到南海不过是降
职使用而已,与一般邢徒仍有分别。
六 光绪年间,梁鼎芬滥收捐税,民怨大起,相率罢市。或撰一联云:
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
廿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横批“黄粱一梦”。一目不明,指去掉“鼎”中一“目” ,开口即把其下部分分
开成两片,即“爿”和“片” 。“廿”下边割断为“艹” ,乃“芬”之上部,其下
为“八”与“刀”。“粱”谐“梁”,不仅点出此人姓名,还喻其所作不过是一场
梦而已。
七 相传某知府欲革两役史之职,遂出一联令二吏对:
一史不通难做吏,
一吏对道:
二人相聚总由天。
上联以“一史不通”作为革职理由,下联则说我们能聚在知府身边总是缘分,
望知府留情。联用析字法, “一”与“史”合为“吏”, 二”与“人”合为“天”。
八 清时布衣年近八旬,语犹风生泉涌,所居临太湖,按理当悠闲自得,无牵无
挂,可他却自题门联曰:
一生哪有真闲日?
百岁犹多未了缘。
此联所言皆大实话,即便隐者,又何能真正脱离世事耶!
九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道观有联云: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均出自《老子》。
十 《素月楼联语》有如下一联: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烧柴成炭,体尽黑时骨架尚在,若在烧至全身透红,便即可化为灰烬。世间名利
之徒,如若发达至红极一时,距成灰便也不远了,此联可谓寓意深刻。
十一、 民国初期有一政要妻子病故后,又聚妻妹为妻,好事者赠一联云:
一顾倾城,再顾倾城;
大乔同穴,小乔同衾。
《汉书 .李夫人传》言,李延年为将其妹推荐给汉武帝,曾在侍奉汉武帝时起舞
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而一顾、再顾在
此引申为一娶再娶。大乔为三国东吴孙策之妻,小乔为周瑜之妻。
十二、 1927 年北伐期间,在郑州的武汉国民政府要员邀请冯玉祥议事,下午二
时冯准时到, 可会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唯见桌上摆满了点心水果香烟之类, 直到
下午 4 时才见汪精卫等人到来。冯很不高兴,即席题了一下对联: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十三 吕蒙正早年生活贫寒,有年除夕,见家徒四壁,遂题: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上联缺“一”(谐“衣”),下联少“十”(食),横批有“南北”无“东西” ,
联意为“缺衣少食没东西”
十四 乾隆五十大寿,纪晓岚写联一幅:
二万里山河,伊古以来,未闻一朝一统二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乾隆听后,大为赞赏。
十五 明代一皇帝出一联:
十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
一朝臣对曰: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主。
十口心合为“思”字,言寸身为繁体“谢”字。
十六 泰州光孝寺一联云: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
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
谁能保证自己一定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呢,世事难料,不过此联用于交通宣传
还不错:)
十七 某君退官而经商,经商受挫,临死作自挽云:
七十又二年,糊糊涂涂,管界耶,商界耶,流水无
古今绝妙对联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